客戶再三推脫不喝酒,我放下酒瓶,領導說我不懂規矩,為什麼?

2022-06-13     職場火鍋

原標題:客戶再三推脫不喝酒,我放下酒瓶,領導說我不懂規矩,為什麼?

小林陪領導參加飯局,隆重接待山東來的大客戶王老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領導看見王老闆的酒杯里沒酒,就讓小林給王老闆添酒。王老闆用手捂住杯子,再三推脫:喝高了,實在喝不動了。

小林就放下酒瓶,回到座位上。領導訓斥小林道:讓你給王老闆倒滿就倒滿,怎麼不懂規矩呢?小林懵了,感到很委屈。飯局上遇到這種情況,作為職場新人,應該怎麼辦呢?

首先,領導是講究酒文化的,這麼說小林也是對的;其次,小林也不必放在心上,領導只是故意做出姿態,表演給王老闆看的,這也屬於酒文化的話術之一;再次,小林大大方方地站起來,繼續給王老闆添酒即可。重點是小林要懂得如何承接領導的話術,配合領導把「雙簧」演到位。

北方酒場尤其是山東飯局有一個傳統:飯局最後的一個環節是「全家樂」,所有人的酒杯里是不能有酒的,不允許「養魚」的。所以,在「全家樂」之前,不能有的人有酒,有的人沒酒。北方酒場的規矩很多,在全家樂之前,切忌讓客人的酒杯空著。

飯局的核心在於「局」,飯局的成效體現在「讓客人喝好、喝足、喝盡興、喝開心」,方顯「招待周到、待客熱情」。飯局,是主人的「主場」。主場的目的,就是讓客人喝痛快。客人一般都要假裝客氣,即使是真的喝不動了,主人也要「假戲真做」,給客人倒酒,哪怕客人不喝,也不能讓客人的酒杯空著。讓客人的酒杯空著,這是非常不禮貌、不尊重客人的飯局大忌。客人可以不喝,但主人不能不倒酒。

還有一個規矩:酒滿敬人,茶滿趕人。對客人表示尊敬,倒酒就要倒滿。要趕客人走,倒茶就要倒滿。古裝戲裡常見的橋段:主人大聲喊:倒茶!就是「送客」的意思。客人就會「識趣」地告辭。敬酒,與倒茶是相反的。飯局上,除了紅酒,其他的酒品尤其是白酒,那是要倒滿的。

遇到客人再三推脫,主要有三種意思,對應三種策略:

【1】客人說「不喝了」,可能是客人不高興,對主人不滿意,對生意不同意。領導讓你繼續倒酒,目的是勸客人再喝點,繼續做工作,努力把生意談成。小林不倒酒了,讓領導怎麼繼續做工作呢?

【2】客人說「不喝了」,可能是真的不勝酒力。領導讓你繼續倒酒,履行酒桌文化,客人可以不喝,但你不能不倒。小林可以「墊話」:王老闆,按照山東規矩,我必須給您倒滿,這是禮儀之道啊,您不能讓我有失禮儀。我給您倒滿酒,您不喝,看著就行。其實,只要杯中有酒,領導就有機會再勸客人喝酒。說「不喝、不喝」的人,往往「喝著、喝著就喝高了」,生意也就談成了。

【3】客人說「不喝了」,作為主人的領導必須要再勸一輪次。否則,客人說不喝了,你就不倒酒了,這就是典型的職場「直腸子」。喝酒的樂趣,就是「半推半就、推推搡搡、禮尚往來」才有味道。小林可以幫領導「助攻」:王老闆,領導這麼熱情,我不能失禮呀!我必須完成領導交辦的任務,給您倒滿酒,不讓您的酒杯空著。

如果王老闆還是堅持不喝酒了,一般「你來我往」三個回合,就探出了客人的實底,客人真的要結束了。領導這時候會說: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咱們就上主食和水果,今天就喝到這吧!王老闆的酒要多少倒一點,咱們喝一個「全家樂」,清空杯中酒,象徵圓圓滿滿!飯局就可以圓滿結束了。你看懂了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b41e504b817a6db82b43b5c47dd9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