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雖然我們國內的很多百姓基本都可以過上小康的生活,吃得飽穿的暖,但是在偏遠的山區仍舊有不少小孩子上不起學,吃不飽飯,小小的年紀就要承擔起家裡的重任,所以捐款和資助等方式也就開始盛行,同時秉承著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捐贈衣物也被大力提倡了起來。
不過我們的國人不止會幫助同胞,也會把愛心事業擴散到其他地方,讓更多貧困國家的孩子也能穿的暖,就比如非洲,很多人對這片大陸的印象就是氣候炎熱且饑民眾多,小孩子都瘦的沒有人形,事實上這只是我們能窺見的一角,基於不忍和道義,捐贈糧食和衣物也就開始提上了日程。
到如今運送到非洲的衣物已經數不勝數,但因為之前總是傳出很多不好的新聞,所以就有人質疑,這些衣物是否真的被運往非洲,以及它們又是怎麼處理的呢?其實它們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消毒一下就可以分發給那些需要的人,而是會經過一道道複雜的程序,這中間要經過幾批人的審查。
當然第一道程序就是要先進行仔細的消毒,畢竟捐來的衣服有新的有舊的,大部分都是別人穿過的,所以為了安全著想,還是要萬分注意,其次就是按照質量的好壞,再進行第二次的加工,好一點的就可以被賣的價格高一點,如果次一點的就可以賣到一些評價或者是低價的市場,供人們進行購買。
一般後一個市場上的人最多,因為大部分還是喜歡覺得就算質量差一點,但穿起來也還不錯。可是很多網友對於這樣的處理方式也保持著不同的意見,有些覺得可以拿來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有些則覺得既然我們是免費捐贈過去的,為什麼還要再掙窮人們的錢呢?
各方的說法都不一樣,那么小夥伴們對於捐贈衣物的二次加工再售賣,有著怎樣的看法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