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開始啦!
測評內容主要涉及
群眾關心的各大領域工作推進情況
讓我們一起為崇州加油!
崇崇先為您科普一下
【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相關內容
Q1
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是什麼?
社會公眾滿意度測評工作是衡量基層公共服務水平的重要標準,測評結果將有助於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全面掌握城鄉群眾對基層社會公眾工作的滿意程度,進一步推動相關部門持續改進工作,不斷提高社會公眾服務質量和水平。
Q2
測評內容有哪些?
測評內容主要涉及社會治安、交通出行、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醫療衛生、基礎教育、社區治理服務、文體服務、法律服務、社會保障、政務公開、辦事效率、農業保障服務、黨史學習教育、服務企業15個方面。
Q3
測評對象有哪些?
年齡16-70歲之間,在調查地居住兩年以上,主要分為五大類:市民代表(城鄉居民)、「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企業代表、鄉鎮(街道)代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代表。
Q4
測評方式是什麼?
具體分為實地一對一面訪、簡訊連結訪問、電話訪問三種。市民代表(城鄉居民)、鄉鎮(街道)代表、社區居委會(村委會)代表採取實地一對一面訪的形式;「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採取簡訊連結訪問的形式;企業代表採取電話訪問的形式。
崇崇分四期為您呈上
2022年崇州市在群眾最關心的領域
交出的最新成績單
第三期聚焦法律服務、社會保障
政務公開和辦事效率四個方面
一起來看看
九、法律服務
擇優配齊村(社區)法律隊伍,擇優選聘40名律師、7名法律服務工作者服務全市172個村(社區),累計解答群眾諮詢700餘人次,提供法律意見建議50餘件,大力實施鄉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目前已培訓、考核、頒證80餘人。
開展法律服務進村(社區)、進企業活動,共開展法治宣傳210餘場次,協助審查合同協議等188件,調解矛盾糾紛916件,化解成功904件,成功率98.69%。
提檔升級公共法律服務平台,實現15分鐘公共法律服務圈。建立村(社區)法律服務微信群,延長「8小時」服務。
推廣使用智慧公共法律服務平台「PLS」,有人工、自助、視頻等多種方式在線諮詢,實現「夜間服務」。
十、社會保障
穩步提升養老待遇水平,2022年7月底完成我市8.36萬名退休人員養老待遇調整工作,1-7月調資補發共計5473.23萬元。
組建一支26人的宣傳隊伍,前往15個鎮(街)開展人社政策宣傳活動。邀請專家教授對全市相關人員和單位(科室)負責人等120餘人開展政務服務能力提升專題培訓。
開展基層站點網絡提速工程,對26個鎮級、172個村級服務站點傳輸光纖進行提速升級。
強化就業培訓及扶持力度,共開展大學生創業培訓27期,培訓1870人,發放培訓補帖104.3萬元;發放一次性創業補貼26萬元,創業擔保貸款650萬元;發放穩崗補貼2472.39萬元,涉及企業3063家,惠及96423人。
2022年,利用「崇州醫保」公眾號發布政策宣傳信息66條,發放宣傳資料8萬餘份進行線下宣傳,惠及全市60餘萬人,切實方便群眾了解醫保政策和辦事流程。
在全市172個村(社區)均設立醫保服務窗口,下沉18項醫保常見業務至鎮街便民服務中心,並在人群聚集地和社區建立8個醫保工作點,執行「業務限時辦結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共計辦理1000餘件醫保業務。
推出「全陪伴」適老親情服務,為老人辦理500餘件;針對行動不便的群眾提供上門服務,2022年上門服務9057人次。
十一、政務公開
積極推進鎮街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政務公開專區」,為群眾提供政府信息查詢、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指導辦理、辦事指南服務。
印製易看、易懂的簡要流程圖和示範樣本,確保企業群眾進一扇門、跑一次路辦成所有事。
建立健全全市統一社會救助公開欄,172個村(社區)按要求對轄區低保進行長期公示,公開舉報和監督電話。
通過優化「三務」公開目錄,落實黨務、村(居)務、財務公開制度,強化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的作用,開展以「三務」公開為內容的民主監督實踐,讓群眾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高質量推進基層群眾自治規範化、程序化與制度化。
十二、辦事效率
全面推進「一網通辦」,全市1531個政務服務事項「馬上辦」實現率65%、「一次辦」實現率100%、「網上辦」實現率100%、「全程網辦」實現率90%、承諾時限提速率85%以上,全部政務服務事項均納入四川政務服務網「一網辦理」。
全面推行「一窗通辦」,將市場准入、社會事務等548項審批服務事項納入「一窗通辦」,目前市審批服務大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市納稅服務大廳、市人社(醫保)分中心均已實現「一窗通辦」。
持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在全省統一推進61個重點「一件事」的基礎上,結合市本級和鎮(街)的高頻辦事需求,再梳理11個高頻「一件事」,共計71個「一件事」全部納入窗口綜合導辦,同時61個全省重點「一件事」全部在四川政務服務網上線受辦。
今年,我市9個鎮(街道)、57個村(社區)被確定為省級「三化」建設試點,構建「1+15+172」便民服務體系;全面優化審批流程,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全流程主線審批事項由21個環節減少為3個環節,共減少環節18個;前置材料由71個減少至18個,共減少前置材料53個。
面向群眾需求
聚焦群眾關切
解決群眾難題
下一期我們將關注
農業保障服務、黨史學習教育、服務企業領域
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