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神話中,我們最熟悉的角色,大抵有兩位,一位大聖,一位哪吒,同樣強大,也同樣反叛。一直以來,關於這二位神話角色的改編故事層出不窮,比如近年來最初讓人感覺到國漫崛起勢頭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又比如現在已經開始點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導演名為餃子,這個名字你或許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如果說到「餃克力」,或許關注國漫的小夥伴們就會有些印象。是的,11年前那部使不少人驚喜不已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正是他的作品,天馬行空的表達方式,無厘頭的設定,笑點與燃點俱全,而在新片《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中,餃子延續了這樣的特點,並將分鏡頭的流暢度提升到了一個令人驚艷的程度,影片最後的大戰高潮迭起,而在畫卷之中的長鏡頭畫面中還依稀可以看得到十餘年前那部短片的雛形……
從名字就可以看得出,這部作品中,哪吒並非靈珠子轉世,而是在機緣巧合之下成為了魔童降世,因此被人們所驚懼排擠,天賦神力、並不成熟的心智,再加上長年孤獨的處境,哪吒成為了個混世小魔王,常常偷偷遛出家去,每次都會攪得陳塘關雞飛狗跳。
在這個故事中,他也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對手敖丙,只不過在這裡,敖丙才是那顆靈珠,形象也仿佛當年《指環王》系列中讓人一見傾心的精靈王子,剛一登場就引得全影院倒吸一口冷氣。然而,龍族終究是異類,兩個孤獨而強大的異類相遇,「你是我唯一的朋友」這樣的話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個經典的flag……
此外,李靖夫婦與哪吒的親情在本作中也有了相當大的轉變,甚至可以說,這個李靖是相關作品中最討喜的一個李靖,沒有之一。看似嚴父,實際上卻處處保護和引導著自己的兒子,甚至願意替哪吒承受天雷之苦,以自己的命換哪吒的命,而這樣良苦用心的父愛也成為了哪吒從熊孩子轉變為救世主的最大契機,也正是這樣的轉變使得他對於自身的命運產生了新的認識——「我命由我不由天」。
然而,雖說畫面精緻,打戲燃爆,但這部作品令人產生違和感的地方同樣不少,最讓人在意的莫過於對於哪吒這個角色的改編。
在中國古典神話中,哪吒或許是最特別的一個角色,雖然只是個少年,但他的身上充滿了故事感,無論是三年生出個球、三頭六臂、法寶兵器,還是鬧海的故事,他都有諸多可描寫可深化的地方,當然,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自然還是關於割肉剔骨的傳說,特別是在經典動畫《哪吒鬧海》中的畫面,使人震驚不已,在中國動畫中,我們再沒見到如此悲壯的場景。反叛,可以說是哪吒身上最經典的一個符號。
然而,在本作中,反叛的意味卻削減了很多。原本對於父權的反抗在這裡消失不見——當李靖從我們印象中那個只會托塔的李天王變成這個愛子深切的好爸爸,哪吒又有什麼理由去反抗他呢?而失去了這一層意味的哪吒的故事,顯然單薄灰暗了很多……
另一方面,本作的主題,即對於命運與成見的反抗,則顯得弱化了許多。生而為魔,他用生命來證明自己也可以是個好人,這自然可以說得上是對成見的反抗,然而另一方面,龍族何錯之有,卻要一再承受成見之苦,被禁錮在海底不得翻身,想出的唯一方法竟是送自己的孩子前往天庭……
而更微妙的是,雖然作品中一再說「成見是壓在人們身上的一座大山」,但是本作同樣在點滴之處充滿了對特定人群的惡意嘲諷,比如胖子、結巴、娘娘腔,以及出現次數過多的低俗梗,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諷刺……
當然,雖說有不少瑕疵,但本作整體來說還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從《大聖歸來》、《大護法》,再到今年的《白蛇:緣起》與《哪吒之魔童降世》,這些近年來不斷湧現的優秀國漫都在非常努力地向大家證明,國產動畫並不是低幼的代名詞,我們也可以做出優秀的動漫作品。而最後關於姜子牙的彩蛋,更是讓我驚喜地產生了一個猜想,或許《哪吒》只是一個開端,從這裡開始,我們將會打造一個神話IP的國漫宇宙……
更多日更漫畫
戳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