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 / 本刊編輯部
圖 Pictures / 米蘭國際家具展 Salone del Mobile.Milan
2023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以下簡稱Euroluce)是全面回歸的一年,這個照明行業的雙年展,在奇數年的米蘭國際家具展內舉行,本次展會共有321家參展商,其中45%來自國外。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Euroluce的展覽空間由米蘭建築與工程工作室Lombardini22設計,他們對展覽布局進行了重新思考,摒棄了原有的棋盤型布局,打造了一個更為智能、更人性化、更融會貫通和更加可持續的展覽空間,以期將展會打造成為一個越來越有吸引力的現代商業平台。
> 2023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展覽現場
Lombardini22是一家坐落在米蘭同名街道上的設計工作室,聚集了由超過400名建築師、工程師和設計師組成的專業團隊。為了在展館之間建立更好的聯繫並簡化來訪者的參觀路徑,設計師分析了整個展會的願景,以創造一個易於訪問且具同理心的情感空間。
建築師們發現他們面臨著多重挑戰:他們的任務是確保四個展館之間擁有更好的銜接,簡化觀眾的參觀路線,使觀展更加流暢且更易於行進,同時又需要增加 參展商曝光度,並要確保每個展館都有足夠的展示空間。Lombardini22工作室分析了展會的所有背景,在完全重新考量參展商和觀眾需求的前提下,提出了一個滿足所有人期望的解決方案,並創造了一個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空間。
> 2023歐洲燈光國際照明展展覽現場
工作室的靈感來自義大利城市中心的空間布局。Euroluce 2023成為了一個「新·光之城」,擁有一條超常規的、流動的、自由的環形路線。新的布局被設計成「暗箱」,其中的光,散發出詩意與激情,均從參展商的展台上映射而出,這也成為本次展會的最大亮點之一。
圍繞這一全新的展覽規劃,開發了原創文化內容概念,貝佩·芬內西(BeppeFinessi)負責科學項目和藝術方向,十分有利於構建結構化、多中心、多學科的展覽活動,展會現場也提供了相應的公共區域和公共空間,致力於銜接、交流、文化和藝術,各種場景相結合創造出一個不斷變化的、多樣的、高品質的展覽空間。
> Fleur檯燈,設計:羅道夫·多爾多尼(Rodolfo Dordoni),Foscarini
由馬特奧·皮羅拉(Matteo Pirola)策劃的「黎明,明日之 光」展覽應該 是Euroluce 2023里最文藝的展覽了。馬特奧將光想像成一個主體而非客體。無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光源,都是一種處於變化中的環境和自然中的現象。「黑暗開始的地方,這是看到光的必要條件,也是設計師們靈感最初的閃現。」馬特奧表示。
此外,藝術家毛里齊奧·納努奇(Maurizio Nannucci)在這裡創作了一個特定地點的裝置,一個長長的發光霓虹燈短語:「你可以想像對立面」,它鼓勵觀眾自由地採取創造性的、好奇的方式和良善的做法。活動結束後,該作品將安裝在米蘭理工大學,作為學校和教育價值重要性的標誌。
> 馬特奧·皮羅拉策劃的「黎明,明日之光」展覽現場
除了展覽,Euroluce 2023中也有很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光」,這些新的燈具設計帶來了新的材料體現或者思維方式,讓人們對未來的家居生活期待滿滿。比如在Foscarini的提案中,有一件小工藝品值得一提:它就是羅道夫·多爾多尼(Rodolfo Dordoni)設計的Fleur,一盞當作花瓶裝飾桌面的無線燈。燈具上半部的微型光源照亮並凸顯了玻璃杆的輪廓。這是一款兼具技術和詩意的作品。
> 馬特奧·皮羅拉策劃的「黎明,明日之光」展覽現場
Davide Groppi的展台值得駐足一看。「我喜歡把我們的燈當成小發明,雖極其簡單,卻令人興奮和驚訝。」他介紹了今年的作品—Magia,由米歇爾·格羅皮(Michele Groppi)設計。「當然是這樣,它是一個看似無線的發光管,由兩根非常細的繩子懸掛著,還有Vis à vis,同樣由米歇爾·格羅皮設計:一個透明的無線發光體,同樣也是無線的,就好像它只是由光製成一樣。」「我所有的燈,即使是新燈,都是沉浸在具體設計維度中的夢想。」同名品牌的發明家、設計師和製造商戴維德·格羅皮(Davide Groppi)說:他小時候已經通過手工製作燈來玩耍,觀察他的電工爸爸。「我喜歡把我們的燈看作是能夠以極大的簡單性、令人興奮和驚喜的小發明。而且,每一次,我研究的目的都是為了展示一些新的、前所未見的東西。帶著這些感受,我創造並選擇了一個新的燈具系列。」其中的新奇事物是Asymptote,「讓人聯想到一個連光都沒有的黑洞,一個光設法逃逸並充滿奇蹟和容量的地方。抽象、純度、圖形符號。當關閉時,圓盤顯得神秘莫測,象徵著沒有光的存在。」
>「你可以想像對立面」,毛里齊奧·納努奇(Maurizio Nannucci)
巴塞隆納的照明品牌Vibia的兩個方案也是利用了沒有電線的特點,該品牌的輕木展台值得一游:弗朗西斯科·戈麥斯·帕斯的「非洲」隱藏了一切。仍然令人驚訝的是PlusMinus,它在上屆Euroluce上亮相:一個由Stefan Diez設計、由導電皮帶驅動的即插即用燈。
德國品牌Ingo Maurer也帶著新系列重返米蘭。突出其已故創始人英戈·毛雷爾(Ingo Maurer)的諷刺、機智和詩意。簽名燈(Signature)的靈感來自偶然的想法—掉落的電纜創造的不受控制的形式—Signature是一盞懸掛的燈,你可以在空中構圖和繪畫,就像簽名一樣。「市場上有許多具有幾何和立體形狀的燈具,Ingo Maurer公司的特點是用一些東西—一些無序的東西—來對抗這種情況。」Ingo Maurer設計團隊的阿克塞爾·施密德(AxelSchmid)說。(編輯: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