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氣候變化正威脅著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

2023-12-13     中國綠髮會

原標題: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氣候變化正威脅著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

2023年12月11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IUCN紅色名錄目前包括157,190種物種,其中44,016個物種瀕臨滅絕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總幹事格雷特·阿吉拉(Grethel Aguilar)博士說:「氣候變化正威脅著地球上生命的多樣性,並破壞著大自然滿足人類基本需求的能力。這次IUCN紅色名錄更新強調了氣候與生物多樣性危機之間的緊密聯繫。物種減少是氣候變化造成嚴重破壞的一個例子,我們有能力採取緊急、雄心勃勃的行動,將氣溫上升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下。」

世界淡水魚種類狀況

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更新的更新完成了對世界淡水魚物種的首次全面評估,顯示25%淡水魚類物種(14,898種評估物種中的3,086種)面臨滅絕的危險;至少17%的受威脅淡水魚物種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水位下降、海平面上升導致海水向河流上游流動以及季節變化。這些威脅對瀕臨滅絕的淡水魚造成了很大影響和危害,包括污染(威脅57%的瀕臨滅絕的淡水魚);水壩和取水(45%);過度捕撈(25%),入侵物種和疾病(33%)。例如,由於過度捕撈、氣候變化導致的棲息地退化,以及大壩減少了淡水進入湖泊,肯亞的一種重要經濟物種,圖爾卡納湖的虎頭海雕(Brycinus ferox),已經從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上的最不受關注物種變成了易危物種。

圖源:IUCNredlist

大西洋鮭魚(Salmo salar)也從最不受關注物種變為近危物種。新的證據顯示,2006年至2020年間,其全球種群數量減少了23%。由於大西洋鮭魚在淡水和海洋棲息地之間長途遷徙的過程中受到多種威脅,它們現在僅限於在一個世紀前它們棲息的北歐和北美的一小部分河流中生存。氣候變化影響大西洋鮭魚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影響幼鮭魚的發育,減少獵物的可用性,並使外來入侵物種擴大其範圍。水壩和其他障礙物也阻礙了其通往產卵和覓食地的通道,而主要由伐木和農業造成的水污染和沉積導致了幼鮭魚的高死亡率。同時,與逃逸的養殖鮭魚交配也威脅到許多野生種群,並可能削弱它們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鮭魚養殖場的鮭虱(Lepeophtheirus salmonis)造成的死亡也非常令人擔憂。此外,太平洋粉紅鮭魚(Oncorhynchus gorbuscha) 正在北歐迅速蔓延,它們的入侵也是日益嚴重的威脅。

圖源:IUCNredlist

南太平洋中部和東太平洋綠海龜面臨滅絕危險

根據更新的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南太平洋中部和東太平洋的綠海龜(Chelonia mydas)種群分別處於瀕危和易危狀態。在綠海龜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氣候變化對它們的威脅越來越大,因為高溫導致孵化成功率降低,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淹沒巢穴並淹沒幼龜,而綠海龜吃的海草很容易受到極端天氣導致的海洋變暖和洋流變化的影響。這些地區綠海龜死亡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工業和手工捕撈中的偶然兼捕。隨著人們捕撈綠海龜和它們的蛋供自己食用或在市場上出售,綠海龜的數量也在減少。

圖源:IUCNredlist

保護的成功案例:彎角劍羚和賽加羚羊

彎角劍羚(oryx dammah)已經從IUCN紅色名錄上的野生性滅絕(EW)物種變成了瀕危物種,這要歸功於將該物種重新引入查德的保護努力。這種羚羊曾經在非洲薩赫勒地區很常見,但在20世紀90年代末從野外消失了。現代日益猖獗的偷獵,加上每十年一次的極端乾旱,導致了它們在20世紀的消亡。經過一項長期的國際項目,彎角劍羚現已在野外定居,至少有140隻成年個體在查德的Ouadi Rimé-Ouadi Achim動物保護區自由活動,在2021年有331隻小彎角劍羚在那裡出生。國家當局和當地社區的全力支持對項目的成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該物種的生存取決於對其的持續保護以防止偷獵。然而薩赫勒地區的氣候變化仍然可能威脅到彎角劍羚的未來。

圖源:IUCNredlist

生活在哈薩克、蒙古、俄羅斯和烏茲別克的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在IUCN紅色名錄中已經從極危物種改善為近危物種。哈薩克擁有98%的賽加羚羊,其種群數量在2015年至2022年間增加了1100%,在2022年5月達到130萬隻。該物種非常容易受到疾病爆發的影響,在2010年、2011年、2015年和2016年發生了大規模死亡事件。據了解,2015年的高死亡率是由於異常高溫和潮濕引發的,而隨著氣候變化,這種情況預計會變得更加頻繁。再加上家畜數量的上升也增加了疾病傳播的機會,未來疾病爆發造成大量死亡的風險仍然很高。同時,為了獲取羚羊角和羚羊肉而進行的偷獵也是導致賽加羚羊數量大幅減少的原因。廣泛的反偷獵措施、教育計劃、海關和邊境官員培訓以及打擊消費國非法銷售的行動使賽加羚羊的狀況得到了改善。

圖源:IUCNredlist

對大葉桃花心木的持續需求對其造成威脅

大葉桃花心木(Swietenia macrophylla)是世界上最受商業歡迎的木材樹種之一,在IUCN紅色名錄上已從易危物種變為瀕危物種。新的信息顯示,在過去的180年里,由於對這種珍貴的野生木材的不可持續地採伐,以及農業和城市對其生長的熱帶森林的侵占,其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數量至少減少了60%。桃花心木(Mahogany)在美國、西歐和中國持續受到追捧,用於製作高品質家具和裝飾、以及樂器等。儘管受到國家和國際立法的保護,並受到所有分布國的共同努力,但由於這種高需求,非法採伐和貿易仍在繼續。迫切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管理保護區和解決非法木材貿易問題。另外,已有研究模型顯示,預計氣候變化將使一些大葉桃花心木目前的棲息地不再適宜生長。

圖源:IUCNredlist

原文參考:

https://iucn.org/press-release/202312/freshwater-fish-highlight-escalating-climate-impacts-species-iucn-red-list

(註:本文僅供資訊參考,不代表平台觀點。)

編譯 | Sara

審核 | Dais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c0fcaf5e871b69bdd85431b1a5aed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