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一生狂過醉過,臨終最後一首詩,留下深遠啟示

2022-04-04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李白一生狂過醉過,臨終最後一首詩,留下深遠啟示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這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人生最後的詩作《臨終歌》,據說是他的臨終絕筆,也被世人看作是李白自撰的墓志銘。

說到李白,在他身上有三個非常醒目的個人標籤,分別是:詩、酒、劍。詩,不用說,大家都知道,然後除開詩以外,當然就是酒,李白又被譽為「酒仙」,愛喝酒的名氣可一點也不比詩少;最後就是「劍」,李白的劍術非常了得,年輕的時候甚至夢想當一名行俠仗義浪跡天涯的劍客,而且在他在很多詩作當中都有寫過和「劍」有關的內容。

李白

除了「詩」「酒」「劍」,在李白身上還有一個字,這個字就是「狂」——狂傲的狂。最廣為流傳的,就是「力士脫靴」的故事:說有一次,李白喝醉酒之後,突然被唐皇召見進宮,要他為楊貴妃作詩一首。

當時李白因為醉酒的緣故,所以衣衫不整,衣衫不整當然不能見貴妃,於是皇帝就賞賜李白一套新衣服,但是李白已經醉得東倒西歪根本沒辦法自己換衣服,沒想到李白竟然借著酒勁兒當眾使喚高力士給自己脫靴子。

李白

高力士是何許人?他是當朝最受皇帝寵信的宦臣,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誰都不敢得罪他,但李白就有那麼狂。當著皇帝的面兒,高力士也沒有辦法,只好乖乖地替李白把靴子脫了下來,也是留下了「力士脫靴」的這麼一個典故,用來形容文人不畏權貴的狂傲不羈。

力士脫靴不一定是真事,但李白的狂傲,卻是千真萬確,在很年輕的時候,大概不到二十歲的時候,李白就寫過一首《大鵬賦》,把自己比作展翅高飛的大鵬。

李白

什麼是大鵬?就是莊子在逍遙遊當中描述的一種體型非常龐大的神鳥。當然現在我們看李白的一生,也的確就如同一隻氣勢磅礴勇往直前振翅高飛的大鵬,這種奮力高飛的狀態,一直保持李白生命的終點,所以在他人生最後的這首《臨終歌》里,第一句就是「大鵬飛兮振八裔」,因為這是他生平的寫照。

可惜的是,再厲害的大鵬,也終於到了「中天摧兮力不濟」的時候,飛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卻折了翅膀,所以李白在預感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就想為自己來一首臨終賦歌。接下來他寫道:餘風激兮萬世,游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李白

意思就是說,大鵬雖然折了翅膀,沒力氣飛不動了,但它奮飛的那種精神,甚至可以激勵一萬年之後的人,但是,他又很感慨,說當後人聽說大鵬隕落的消息以後,誰又會像孔子泣麟那樣為我而泣呢?

孔子泣麟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因為麒麟是神獸,孔子在魯國看到有人捕獲了一隻麒麟,於是為麒麟的生不逢時感到無比的悲哀和惋惜。李白自比大鵬,他也有種生不逢時、知音難覓的感慨,所以才有「仲尼亡兮誰為出涕」之嘆。

李白

那麼李白的臨終歌,到底想留給我們什麼呢?李白這首臨終歌給世人留下了深遠的啟示意義,他留給我們的思考,首先就是「大鵬飛兮餘風激」的精神和力量,每個人都應該像李白那樣展開雙翅迎風飛翔,追逐自己的夢想;

其次就是要全力以赴不給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實際上李白寫這首臨終歌的時候,還是對自己的人生感到了些許的遺憾。我想,大概這就是李白想要留給世人的一些啟發和思考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a6e5fcacde4c2ae4afb8cef0c82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