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知滿足?《世說新語》中一個故事,教你戒欲

2023-02-16     有畫說藝術

原標題:你為什麼不知滿足?《世說新語》中一個故事,教你戒欲

慾望,就像一個黑洞,如果你總是想要滿足慾望,就會陷入無底的黑洞。

不記得在哪裡看到過這句話,的確很有道理,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知不覺就陷入了慾望的黑洞,活得很累很辛苦,但他們往往並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慾望折磨。

記得剛畢業那會兒,流行「年輕人應該對自己好一點」的思維,怎麼個好法呢?就是花大把的錢給自己買貴的東西,所以那時候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都省吃儉用買很貴的包、很貴的化妝品、甚至很貴的手錶手機。

世說新語

曾經有段時間我對卡地亞的藍氣球系列非常著迷,因為在職場很多同事都是戴這款表,我那會剛畢業實在買不起,只好退而求其次買了一塊兩萬多的omega,但是這塊omega並沒有讓我變得自信和快樂,反而像是一副沉重的手銬。

因為我知道,為了這塊表我省吃儉用掙扎在窮困線上,日常中還提心弔膽害怕它磕到碰到,與此同時,我還依舊對卡地亞藍氣球念念不忘,這種感覺簡直就是一種折磨。直到後來我才明白,即使有了藍氣球,又會想要更好更貴的。這,就是慾望帶給人的痛苦,如果你試圖要滿足慾望,只會讓自己得到更多的痛苦。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故事,東晉時期有一位叫王恭的大臣,他深受孝武帝的信任,經常代表朝廷出使各地。有一次,他從江南帶回一張做工很精緻的竹蓆,這種東西在北方很少見,大家用的都是很普通的草墊。

王恭有位朋友叫王忱,他在王恭家看到那張竹蓆以後喜歡的不得了,他心想,這麼好的東西,王恭一定帶了很多回來!因為是好朋友關係,於是他也不客氣,直接開口提出要王恭把這張竹蓆送給自己,王恭果然也毫不猶豫地就答應,當即就把竹蓆捲起來,送給了王忱。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王忱又來做客,卻看到王恭坐著一張很普通的草墊,他很奇怪,就問王恭說你怎麼不坐竹蓆呢?

世說新語

王恭笑了笑回答,竹蓆不是送給你了嗎?王忱驚訝地說:我還以為你有多餘的竹蓆呢!王恭回答: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意思就是說:我這個人,從來就沒有多餘的東西!這就是「身無長物」的典故。

《世說新語》中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真正洒脫的人不應該為外物所動,人的慾望無窮,但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東西,照樣能過得很好。就拿王恭來說,以他的身份地位,想要的東西可以擁有很多很多,但他卻「身無長物」,因為他沒有被慾望控制自己,所以他活得很簡單,也很快樂。

世說新語

古人說「君子使物,不為物使」,一切外物,都只是為我所用的工具的而已,所以千萬不要被物慾奴役和驅使,現在很多人就是反了過來,為了得到一件想要東西不惜改變自己的生活。

比如有人傾其所有買了一件奢侈品,卻讓自己活在省吃儉用的貧窮里,難道擁有一件奢侈品,就能讓他脫離貧窮的階層踏入上流社會嗎?有句老話叫「以身殉物,暗莫甚焉」,人一旦被慾望蒙蔽了心智,就會喪失自我,變成了被物慾驅使的奴隸,從而被慾望控制,做出令自己無法把握的事情,比如「利令智昏」,其實就是「為物所使」的體現。

世說新語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我們應該怎樣克制自己的慾望呢?應該像《世說新語》中身無長物的王恭一樣,給自己的生活做一做減法,去掉那些多餘的東西,讓生活回歸樸素的本質。

比如你有一件很貴重的首飾,帶出去怕掉,放家裡怕偷,所以你把它鎖在很堅固的保險柜里,假設這樣的話,你還不如不擁有這件首飾,反而會活得更輕鬆更快樂!這就是莊子所說的:物物而不物於物!人要駕馭外物,而不被外物所驅使!這才是「戒除」慾望的真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2df330da9265ea4ae62bec267e173f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