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不會增加套現壓力

2024-01-18     皮海洲

原標題: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不會增加套現壓力

為發揮股權投資在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科技創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上海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試點開展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舉措。該舉措一經推出,即受到市場的極大關注。

所謂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指的就是股權投資基金在進行利潤分配時,可以不拿現金進行分紅,而是用自己所持有的股票來進行分配,即將股權投資基金持有的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的股份通過非交易過戶方式向基金投資者進行分配。這種股票分配方式在國內A股市場較為少見,但在國際市場卻並不少見。比如,2021年12月,在香港上市的騰訊控股就曾推出用京東股票進行分紅的做法,這就是股票分配的一種做法。只不過,上海市政府這次推出的試點,主體僅限於股權投資基金,而與其他主體無關。

不過,由於這次上海試點的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指的是股權投資基金持有的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的股份,因此,試點實物分配的股票即是上市公司股份,而且還是上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的股份,也即傳統的「原始股」。如此一來,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就涉及到上市公司股份的減持問題。於是,上海試點的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一事就觸及到市場的敏感神經。為此,有投資者擔心,試點開展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會不會增加股票套現的壓力?

這種擔心顯然是一種多餘。實際上,試點開展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的做法是不會增加股票套現壓力的,相反,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利於減輕股票套現的壓力,只不過這種減輕股票套現壓力的作用較為有限,因此,也就沒有必要對這種減輕壓力的作用作過度的解讀。

之所以認為不會帶來股票減持套現壓力的增加,原因有這樣兩個方面。一是能夠用於實物分配的股票,必須是已經進入解禁期的股票,而不是處於限售期的股票,限售期股票是不能轉讓的,因此也就不能用於實物分配。而已經進入解禁期股票,是可以上市流通的,是由股權投資基金統一來減持,還是由基金投資者來減持,都不會影響到進入解禁期股票的上市流通。而股權投資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原始股份數量是固定的,不會因為分配到各個投資者而帶來數量的增加。

二是股權投資基金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如果是由股權投資基金統一減持的話,由於是集中減持,對上市公司股價的衝擊相對較大,而如果是分配給眾多的基金投資者,再由這些投資者來減持,就可以分散減持帶來的衝擊。畢竟這些投資者不可能在同一時間段集中減持,而且有的投資者基於對行情的判斷,或許會推遲股票減持的時間,這實際上是有利於緩解股票減持壓力的。

不僅如此,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還有著其他方面的積極作用。比如,可以將此作為股權投資基金一種新的退出渠道。尤其是在行情低迷的時候,股權投資基金集中減持會對上市公司股價帶來較大的衝擊,此時就可以採取實物分配股票的方式退出,既達到了給投資者分紅的目的,同時也可以減少集中減持對上市公司股價的負面影響,並且還實現了從上市公司退出的目的。這顯然一種多贏的舉措。

又比如,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還可以滿足投資者的差異性需求。投資基金進行利潤分配,常見的方式是現金分紅。但如果行情低迷,基金拋售股票會對行情帶來負面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選擇實物分配股票的方式顯然是一個有利於減少對市場衝擊的選擇。而且這種分配方式可以滿足投資者差異性的需求。對於需要現金的投資者可以直接拋售投資基金分紅的實物股票,而對於看好後市的投資者來說,則可以繼續持有股票,爭取更大的投資收益。

因此,上海市政府提出的試點開展股權投資基金實物分配股票的舉措是一個很好的舉措,這項試點在獲得成功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引入到整個A股市場中來,涉及到整個A股市場的股權投資基金,甚至是A股上市公司,都可以實行實物分配股票的做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a325177d2b667c79722bfd5348dd3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