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的勝利,全國多省已陸續明確開學時間。復學後,新課怎麼上?舊課還要補嗎?二者之間如何銜接?別再苦惱了,讓我們一起看看專家的建議!
新冠肺炎疫情徹底打亂了這一學期的教學節奏,不少地方宅家上網課還將持續。不過,目前不少地區已經開學或者即將開學。「學生複課入學後,這學期課咋上?"一線校長、教師都在發愁。
複課後,對居家上網課所學內容,從頭再仔細講一遍,全部完成本冊書教學恐怕時間就不夠用,況且對好學生來說,屬於重複學習,「陪太子讀書」,未免浪費時間。
複課後,若立馬講新課,不具備網課學習條件或網課學習不紮實的學困生,恐怕會更跟不上進度,兩極分化會更嚴重。
複課後,若對居家上網課所學內容快速學一遍,會造成優等生重複學、中等生表層學、差生虛假學,教學效果很難保證。
這課講也不是,不講也不是,進退兩難,複課開學後,這課到底該咋上?
多數教育職能部門,相關專家、學者給出對策是:增加下午課時,壓縮周末,縮短暑假……這些策略多從保持這學期時長不變視角來思考應對策略的。在這裡筆者想跳出「時間從哪裡來」這個固定思維套路,從重構課程體系、減時增效的戰略視角來回應這個問題。
我提供對策是:三段統籌課程、課時、「課變」,重構學程設計,減時增效,把停課造成學業損失奪回來。
現將系統思考、謀劃分享如下:
三段指的是:居家上網課課程調整個體離散學習時段;複課後補學前半期所學內容時段;藉助課堂微創新高效學習後半期學科內容時段。
第一時段
居家選學,重構網課課程體系
將本學期如古詩詞、國學、誦讀等校本課程,適合居家實施的大主題、長周期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學課程、藝術課程,進行統整,集中學習;開學後,將這些課程的課時再還給「主科」。
對主科新授課,文科比如語文口語交際,理科需要進行實驗的內容等進行適當調整,同時用課改理念上網課,強化雙基知識,夯實背誦、記憶內容,確保網課效率、效果、效益。
第二時段
複課後選學、補學、差異化學習
複課後,採取個性化選擇、私人定製、"六法"補學,實現差異化的異步學習,讓補有新收穫、學有新提高
復學後第一件事就是要對居家上網課前半冊所學內容,科學命題,進行學情測查。
從補學六法中選擇適合自己班情、學情的補學方法。
方法1:校級學科能級走班、班級同質分組分層學習。
以年級學科或班級為單位,依據學情測查數據,學生自主選擇加學科教師引導,實行同一學科三級同質分班、分級,切忌按總分分班、分組,一定要按學科同質分班、分組,一個學生數、英、理化可能選不同層級。
走班、同質分組的班級複式補學定位:避免優等生重複學,中等生表層學,差生虛假學。
優等生學科班、小組,以自主學習為主,重在拓展提升,重在知識綜合運用、新情景中創新應用。
中等生學科班、小組,以相互討論為主,重在查漏補缺,重在答疑解惑。
潛能生學科班、小組,以教師系統講授為主,重在概念、定理建構,重在夯實雙基、跟上進度,不影響後續學習。
方法2:1+1ⅹ3補學。
對學科前十名拔高內容難度,讓其獨立鑽研,讓班級11名至20名學生當小老師,一個人帶3、4個學困生,實行小組小先生制。因中等生、學困生思維差異較小,中等生講題學困生能聽懂,同時中等生給差生講一遍,勝自己學幾遍,教會別人是最後的學,這樣差生學會了,中等生知識深度理解、重新建構了,也跨入優生行列了。
方法3:雙測重點強化法。
對某一知識點,依目標先前測;據前測暴露問題,有針對性答疑、解惑、合作研討、針對性練習;後測,檢驗補學效果。
方法4:以新帶舊法
複課後開始學習新課,遇到前面知識點、概念、定理、公式,可以用舊知連結形式進行系統補習。即學新課,用什麼補什麼,以新聯舊,以新帶舊。
方法5:補學新知再次串聯法。
對宅家上網課調整的內容如口語交際、理科實驗,可以以此重組課程設計、學程設計,採用串聯思維統整、建構方法,在新情景中實現思維生長、深度學習。
方法6:翻轉課堂法
居家上網課權當學生看視頻、聽直播自學,一上課就進入主幹問題研討,個人、小組問題答疑,最後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系統梳理,並進行針對性測查。
第三時段
實施課堂微創新,後半學期課堂增效
課堂微創新切入點:
切入點1:單元、主題整合。比如單元整體學習語英生字詞,嘗試單元高效課堂:一課導引+一課合學討論+一課自主學習。
切入點2:學程、學時代替傳統課時,提供學習地圖,搭建腳手架。
切入點3:嘗試學教評一體化。明確目標和與目標匹配的評價任務,並將評價任務嵌入學習過程,實現學-教-評的一致性,從關注設計目標,到更關達成目標。
切入點4:向課堂模式要質量;向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融合、內化要質量;向運用思維工具、學習工具要質量。
切入點5:關注高效課堂4G輔助系統一一高效早讀、高效晚自習、高效作業、高效糾錯。
切入點6:培養學生聽課5G學習素養一一高效閱讀、高效思考、高效傾聽、高效表達、高效記憶。
以上是我對複課後這學期課咋上的一點思考。我堅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在環境倒逼我們改課、改學大背景下,我們能化危為機,變劣勢為優勢,實現減時增效,為課改闖出一條新路來!
- END -
來源:中國教師報;
作者:王紅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CZqZ3EBfwtFQPkdf_M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