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劉邦的成功哲學:堅決不用三種人,放到現代仍不過時

2023-11-15     掌柜講歷史

原標題:草根劉邦的成功哲學:堅決不用三種人,放到現代仍不過時

漢高祖劉邦,是和明太祖朱元璋齊名的「草根」皇帝。從泗水亭長到一國之君,建立的王朝名字甚至成為了國人的自稱,劉邦的歷史影響巨大,他的發家史也是一部草根奮鬥史。而劉邦有自己的一套成功哲學,那就是堅決不用三種人,放到現代仍不過時。

人無完人,劉邦的出身註定了他有各種缺點,但他的優點完勝項羽。無論是蕭何還是韓信還是酈食其,只要對方講的話有道理,劉邦就會聽從;而且,劉邦對自己的實力特別有數,公元前202年,漢朝建立的慶功宴上,劉邦主動總結說,自己能成功,主要是用對了人。

用張良運籌帷幄,用韓信作戰指揮,用蕭何監糧安民。樊噲、曹參、盧綰、周勃,各有各的長處,比如曹參善於攻城,斬敵最多。而劉邦不用的第一種人,首先就是才能低下的人。當初韓信剛來到他身邊,毫不起眼,劉邦就完全沒當回事,直到發生了「蕭何月下追韓信」。

在蕭何的全力舉薦下,劉邦這才正眼看韓信,馬上設壇拜他為大將軍。這在當時讓很多人驚掉了下巴,因為韓信一沒經驗,二沒功勞,劉邦居然肯給這樣的禮遇。其實,這正是劉邦在昭告:有才的人在我這都能被重用,不論出身;只要能為我辦事,我就會給你應有的待遇。

劉邦不用的第二種人,是心思太多,反覆無常的人。還是要拿韓信舉例子,韓信雖然作戰指揮水平一流,但他前前後後幾次觸到了劉邦的怒點,城還沒有攻下來就跟劉邦說我要當這裡的齊王,劉邦很無語,但在張良的提示下,還是改口說讓你當,讓你當。

而韓信非常看重自己王的身份。漢朝建立後,韓信被封為楚王,又因事被降為淮陰侯,他深以為恥,起了自立的心思。劉邦心知肚明,韓信非常驕傲,受不得一點委屈,所以呂后跟蕭何一起設計,將韓信騙入長樂宮的事,劉邦是持默許態度的。不能全力效忠,留之無用。

劉邦不用的第三種人,是各方面都表現得非常完美的人。他自己不是聖人,也不希望別人做聖人,如果手底下的人做任何事都完美無缺,找不到半點錯處,劉邦也會很擔心,這個人要麼是沽名釣譽,要麼早晚會威脅到自己,完美的人,不能使人放心。

古往今來很多例子,都證明了完美之人很可能有一天會發生轉變,變得可怕。西漢末年的權臣王莽就是個典型,沒有掌權前,他禮賢下士,為人謙遜,找不出半點錯處;掌權之後就變了個樣子,直接奪了大漢江山。劉邦對完美之人有一種警惕性,不太想留用(參考蕭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a5dd7036ef52c7173f3aa21e11cdc01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