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120萬隻蜘蛛,4年才織出一件黃金斗篷,活蛛抽絲絲盡會死嗎?

2024-07-12   怪羅科普

昨天,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又搞笑又心酸的視頻:活蜘蛛被暴力抽絲

視頻里,一個小伙子左手抓著一隻大蜘蛛,右手拿著電鑽,鑽頭上繞著蜘蛛絲,正在高速旋轉,從蜘蛛體內不停抽出蜘蛛絲。

根據視頻介紹,這個小哥是為了知道蜘蛛肚子裡到底有多少蜘蛛絲,才有了用電鑽抽絲的想法。

最終,將蜘蛛絲抽完,足足用了20秒

網友對這個絲量感到震驚,有人大致算了一下,電鑽轉了20秒,那麼蜘蛛絲差不多就有七八米的長度,對於小小的蜘蛛來說,產量算是非常高了。

但更多的網友覺得視頻中的抽絲手段太殘忍:「身體被掏空,蜘蛛會絲盡蛛亡嗎?

同時覺得這麼暴力抽絲,也太不尊重人家蜘蛛了。

蜘蛛絲黃金斗篷

說起人工抽蜘蛛絲這事,讓我想起了國外一件「黃金斗篷」,就圖片里這件。

蜘蛛絲做的,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個蜘蛛絲織品,這件斗篷就是靠人工抽絲織成的,金黃色是蛛絲本來的顏色,4年才織好,光刺繡就花了大半年時間,可以說,這件斗篷價值連城。

當時是相當轟動的,因為這件斗篷,是抽空至少120萬隻黃金圓蛛的蜘蛛絲才做成的。

麻醉後被「五花大綁」的蜘蛛

歷時4年,82個工人,捕捉並抽絲120萬隻蜘蛛

一直以來,人們就對蜘蛛絲很著迷,總想著將蜘蛛絲紡織做成蠶絲一類的工藝品。歷史記錄中,出現過蜘蛛絲紡織品,但沒有到量產的級別。

2004年,美國時裝設計師尼古拉斯·戈德利 (Nicholas Godley)和英國藝術史學家和紡織專家西蒙·皮爾斯 (Simon Peers)決定合作,製作一件史無前例的蜘蛛絲絲綢。

他們將工廠定在馬達加斯加,在這裡生活著大量的黃金圓蛛,這種蜘蛛的蜘蛛網又大又複雜,而且蜘蛛絲是金黃色的,非常好看。

黃金圓蛛

如何收集這麼多蜘蛛絲?

兩人在當地僱傭了70人,專門用來野外捕捉雌性黃金圓蛛。他們拿著長杆每天在鄉間搜尋,一天可以捕捉大約3000隻,然後帶到抽絲工作間,裡面有12個工人。

如何抽出蜘蛛絲?

人工抽絲使用的工具是一台小型手動裝置,借鑑了之前抽取蜘蛛絲機器而製造的。

這個機器可以同時從24隻蜘蛛身上抽絲,工人會先將蜘蛛屁股上的蜘蛛絲輕輕挑出來,然後纏繞在軸上,轉動就可以收集到蜘蛛絲。

一般來說,一隻蜘蛛一次可收集30-80米蜘蛛絲,但在過往記錄中,有蜘蛛抽出400碼的絲線,差不多是366米,絲量驚人。

蜘蛛絲抽空後,蜘蛛會被放回大自然,按照尼古拉斯·戈德利的說法,這些蜘蛛一周後就能重新儲備滿絲線原料,就可以二次抽絲了。

如何織成布料?

24隻蜘蛛一起抽絲,24根扭成一股,四股96根是紡織的基礎線,這些線用原始的織布機織出布料。

經過4年的時間,到2009年,整個團隊82人,才完成了一塊3.4×1.2 米的蜘蛛絲絲綢,上面帶有當地的特有的織布工藝,非常精美,並在美國自然博物館展出。

據團隊介紹,這塊布料抽了120萬隻蜘蛛的蜘蛛絲。

3.4×1.2 米的蜘蛛絲絲綢

又經過近4年的時間,到2012年,該團隊又織了開頭那件黃金斗篷,斗篷上繡上了蜘蛛,尺寸比上09年的蜘蛛絲絲綢更大,意味著這一次使用的蜘蛛遠超120萬隻。

黃金斗篷問世後,相當轟動。

眾所周知,蜘蛛絲是科學家夢寐以求的材料:細如髮絲,輕,韌性好,強度超過鋼鐵,有彈性,可以伸長2倍不斷,還能自然降解。

這些特性,完全可以用來製作防彈衣一類的軍用器具,以及一些醫療器材。

好歸好,但蛛絲目前還沒有商業普及,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蜘蛛絲難以量產。蜘蛛不具備大規模養殖的條件,而且抽絲成本高,費時費力。

蜘蛛絲黃金斗篷的出現,人們非常震驚,居然有人能織出這麼大塊的蜘蛛絲布料。

另一方面,人們對被迫做出「貢獻」的100多萬隻蜘蛛感到抱歉,不停地抽,還是有些殘忍。

蜘蛛絲,其實在蜘蛛肚子裡時,是絲漿,液體狀的,絲漿從尾端的紡器小孔噴射出來,一接觸到空氣,就會迅速硬化,變成蛛絲。

平時,蜘蛛會在體內儲存一定量絲漿,因此將絲漿全部抽出來,對蜘蛛的健康影響不大。

從理論上來說,蜘蛛可以邊喂邊抽絲,能量得到補充,過一段時間恢復後,就能再抽絲。

但現實是,整個項目中,還是有大量蜘蛛因為人工抽絲而死亡。

人工蛛絲做的衣服

總結

人工活體抽絲,蜘蛛會死亡嗎?

一般來說不會,抽絲後一段時間,絲漿還是會儲備滿的,絲漿的本質是蛋白質。

蜘蛛絲可以用來做衣服嗎?

不僅可以用來做衣服,還可以用來做防彈衣,比傳統的防彈衣效果更好。

蜘蛛絲可以量產嗎?

目前難以實現,因為蜘蛛養殖難度大,取絲也比較困難。

日本發明的微流體裝置

但科學家正在研究「無蜘蛛」的蛛絲生產模式,也就是人造蜘蛛絲

形成蛛絲主要有2個關鍵點,一個是原料絲漿,另一個是將絲漿變成絲線的裝置,蜘蛛體內使用的就是精密的絲腺。

前一個好實現,科學家將蜘蛛體內製造絲漿的基因移植到其他動物身上,就能產生絲漿。

也有科學家將這種基因轉嫁到細菌微生物(大腸桿菌)中,來製作蜘蛛絲蛋白。

這些方式雖然已經成功,但目前還沒有全面推廣。

最難的還是第二個階段,但今年1月份,日本科學家製作出了一個微流體裝置,可以模擬蜘蛛絲腺自然發生的過程,得到蛛絲。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不從蜘蛛體內抽絲,人類就能實現蛛絲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