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蕭田
今年白酒酒企的日子不好過。
一方面是產量的持續萎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白酒產量從2017年的1198.1萬千升下降至2022年的671.2萬千升,情況到今年也未好轉,2023年上半年白酒行業產量同比又下降了14.8%。
另一方面,銷售端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價格倒掛」成為普遍現象,酒業協會發布報告說行業庫存高企、動銷緩慢,預期轉弱,行業「定海神針」飛天茅台價格也出現了三連降。
但在白酒市場動銷維持「弱復甦」和行業呈現明顯的「強分化」的背景下,作為頭部白酒企業的洋河卻交出了一份「穩中有進、進中有優」的成績單。
10月27日,洋河股份公布2023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1-9月實現營收302.83億元,同比增長14.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2.03億元,同比增長12.47%。
這意味著,洋河前三季度營收超去年全年。無疑,這也是一份相當精彩的答卷。
今年2月,洋河就召開了年度工作大會,將2023年定調為「二次創業」的第二階段, 提出做優「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向「年輕化、時尚化,低度化、舒適化,多元化、國際化」轉型,推動洋河實現更高質量、更可持續、更加健康的發展。
而透過這份成績單來看,顯然,洋河已經找到了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成長路徑。
「酒企要做到千億規模,國際化是必須的」。
在剛剛落幕的第109屆全國糖酒會以及第19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上,白酒國際化成為了最熱議的話題。
當前,白酒行業正處於新一輪調整周期,隨著國內白酒存量競爭加劇,加之國際蒸餾酒消費在國內逐步普及,白酒企業國際化的重要性越發凸顯。
加快白酒走出去由此也成為名酒企的共識。今年下半年以來,不少名酒企加速拓寬海外市場布局,試圖擴大「朋友圈」,尋找新機會。
但客觀而言,中國白酒國際化並不容易。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表示,在國際上與同類產品展開公平競爭,必須要解決白酒在國際化市場流通中體系、表達和術語缺乏的問題。
中國白酒國際化亟需「破題者」。
7月以來,洋河股份黨委書記、董事長,雙溝酒業董事長張聯東變得更忙了,先是赴巴黎考察交流,後拜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再在「世界看酒都」法國站攝影展上向國外嘉賓介紹酒都宿遷產區風采。
張聯東向國外嘉賓介紹酒都宿遷產區風采
與此同時,洋河也不斷亮相國際政商活動,例如,打造「金磚之夜」、「夢想的朋友」時代晚宴,洋河·夢之藍成為2023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文化之夜」品鑑用酒,榮獲「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
中國白酒走向世界是必然趨勢,「國際化」既是必由之路,但也要有方法論。
今年兩會期間,張聯東就提到中國白酒國際化,本質上是「文化引領、價值先行、品牌為上」,而這也成為了洋河國際化破題的關鍵。
以價值先行為例,每逢國家向世界傳遞中國魅力,展現中國智慧的時刻,綿柔的夢之藍總是能作為國家級宴會用酒,代表中國款待世界各國重要嘉賓。
今年夏天,洋河·夢之藍經過層層嚴格篩選,成為2023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文化之夜」品鑑用酒,進一步把「中國文化、中國價值、中國力量、中國智慧」傳播到世界;
9月6日至7日,作為第六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主宴會唯一指定白酒,代表中國味道的洋河·敦煌讓現場嘉賓讚嘆不已,一杯杯斟滿的,不僅是醇香、綿柔的美酒,更是蘊涵情誼綿綿的高山流水、躍然舌尖的文化體驗。
尤為一提的是,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化為現實,也為洋河提供了更廣闊的國際舞台,洋河不斷提升以「夢之藍M6+」為主導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打造品牌形象、擴大朋友圈,與國外消費者分享中國白酒的文化之美。
10月19日,在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23「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上,洋河還由此榮獲「一帶一路」建設案例獎,為企業主動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可借鑑、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
無論是文化引領,還是價值先行,亦或是品牌為上,洋河的國際化不是簡單的市場開拓和銷售占有,更多是品牌的生根發芽與文化賦能,傳播中國文化,輸出中國故事,打造中國品牌。
放眼當下白酒消費市場,在外部環境、消費方式的巨變下,原有的消費趨勢與商業競爭格局被打破,白酒行業內部調整加速,年輕化就成為了在紅海爭奪戰中勝出的關鍵。
近來頭部酒企都試圖通過聯名來實現品牌年輕化的一步跨越,但最終大多無疾而終。
這是因為,在聯名產品推出的那一刻,關注熱度呈現螺旋式上升,而在結束時,關注熱度也會快速散去。對於尋求年輕化的品牌而言,這種短效的刺激未必能實現長期的目標。
對品牌年輕化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傳統品牌需要通過打破和重組,最終實現品牌的符號化。因為符號化的品牌往往代表某一種生活方式,深深紮根廣大消費者心中,具備較強的生命力。
為讓年輕人去了解白酒,愛上白酒,挖掘年輕群體的白酒消費需求,洋河從產品、營銷等多方面入手,真正與年輕一代消費者站在了一起。
4月9日,在「輕白酒」發布會上,洋河全新一代微分子上市。這是從傳統白酒跳脫出來,打造更健康、更輕的白酒的一個里程碑。
在新消費時代,健康化與年輕化成為新消費需求,從2009年開始洋河酒開始研發健康白酒,2014年洋河微分子上市,拉開了白酒行業健康化、時尚化發展的序幕。
無論是外觀、度數,還是研發、體驗上,這款酒都能給人驚艷感,處處透露著它「低度高口感、香氣有層次、味感更豐富、好喝不易醉」的特性。它打破了傳統白酒的邊界,在樂享輕盈的消費新場景中,重新定義飲酒新方式,深度契合年輕消費者的價值觀,一經推出就廣受好評。
不僅如此,在推出年輕化的產品之外,洋河在營銷上還進行了一套組合拳。
8月,洋河與京東聯合在北京舉辦了一場「赴夢之約·探索綿柔洋河」品鑑會。在這場活動中,集洋河年輕化文創新品營銷、白酒潮飲特調創新場景、線下體驗互動於一體的「蔚藍上飲潮物集」快閃落地京東集團總部,洋河新款冰淇淋、盲盒手辦、白酒創意特調等產品頻頻獲得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現在看來,洋河一直在突破年輕人與白酒文化的新連結、新方式、新場景,滿足年輕化、時代化、個性化、多樣化的美好生活需要。
區別於其傳統白酒,洋河的年輕化不是營銷而是戰略,是洋河對未來白酒的布局,也是洋河對新消費場景發展維度下的進一步探索。
海通國際指出,洋河股份具備紮實的營銷能力,在產品力與品牌力雙輪驅動之下,有望激發和重塑品牌高度。
在白酒市場產銷下滑、進入存量市場競爭的背景下,酒企正思考如何實現降本增效並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
「數智化」可以打通消費者與製造端,是打開白酒新世界大門的鑰匙,也是酒企尋求轉型升級的要點,正成為企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洋河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2.03億元,同比增長12.47%。
這背後既有洋河營收的高增長,也得益於洋河率先扛起的「智能化革新者、數字化先行者」大旗。
從2006年開始,洋河便藉助網際網路思維與新技術應用踏上了數字化轉型之路。近10億元的持續投入,讓今天的洋河擁有了營銷、內部管理、生產經營等多方位的數字能力。數字化也融入到洋河基因里。
在洋河的數字化生產車間,數個機械手精準且整齊劃一地完成成品酒的碼垛、運輸和入庫工作,這是洋河智能工廠的一幅圖景。
事實上,數字化已經深入到洋河的全產業鏈條,帶來的不僅是降本增效以及營銷智能化,也是對生態自然的保護。
以洋河智能釀酒 115 車間為例,這裡集合了洋河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等在數字化領域最前沿的技術,也是傳統白酒行業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特殊風味調味酒生產車間。
走進車間,目光所及之處,物料自動輸送、精準配料、自動裝甑等都全部、全流程實現數字和信息化。
經過數智化改造後,這個車間生產效率提高了2.5倍,年降本4000萬元,真正做到了高質、高效、綠色生產。
而這些做法和成果,也只是洋河在智改數轉過程中的一個註腳和縮影。
如今,從更智能的生產,更智聯的管理,到更智通的營銷,再到更智控的平台,更智享的消費,經過十年「智改數轉」,洋河勾勒出一幅以「數」領航、以「智」取勝的傳統產業升級「新畫卷」。
更重要的是,在國內白酒行業仍處於制定雙碳規劃或剛起步的階段,洋河已經藉助數字化探索出了一條符合中國白酒企業的碳中和之路。
未來五年,洋河還制定了「321數智洋河」的目標,還將在數據業務化、管理智能化、產業生態化三個方向發力,構建起洋河獨有的數字化護城河。
新一代數字化浪潮正在開啟,白酒行業的生態隨著消費行為和模式也將發生巨大的轉變。十年磨一劍的洋河在開放與創新中探索增長,又一次的站在了時代前列。
在中國白酒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的當下,洋河保持穩健增長離不開「二次創業」打下的堅實基礎,如今這也成為了其穩健增長背後的支撐力,和行穩致遠的底氣所在。
可以預見,一個更有想像力的洋河正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