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一步一個飄逸洒脫的晉制漢服女子,三步一個俏皮靈動的唐制漢服女子,仿佛捅了「神仙窩」的洛陽,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
「五一」假期在喧鬧中落幕,洛陽也收穫了屬於它的精彩時刻——漢服體驗線上訂單量環比節前增長680%。這一切離不開洛陽由點及面打造的沉浸式盛宴,從匹配的文化活化形態,到城市符號的深層次探尋。
一場漢服的沉浸式體驗
漢服的出圈,直接帶動了洛陽當地經濟的增長。美團數據顯示,4月以來洛陽漢服體驗訂單量居全國第二,提供漢服體驗的商家數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75%,單量環比上月增長530%。
「仿佛一夜之間,洛陽貼廓巷曾經的飯店、汽修廠、輪胎店、設計公司……一條街的店鋪統一變成了漢服體驗館。」洛陽市民李洋驚嘆道。
為何是洛陽?洛陽整座城市就像一個大型沉浸式場館,沿洛河東西綿延30公里的範圍內,分布著夏都二里頭、偃師商城、東周王城、漢魏洛陽城和隋唐洛陽城五大都城遺址,還有串起古都的歷史文脈的上百家博物館。
值得一提的是,七天建築曾是洛陽隋唐時期最為頂尖的中軸建築群,洛陽市政府於2015年啟動了中軸規劃復興工程。目前除了「天街」和「天堂」還在籌備中,其他五座建築已經成功復建。
顯然,洛陽找到了適合它的文化活化形態。4月8日至16日,洛陽舉辦了「神都奇幻志」全城劇本殺活動,推出《神都詭事錄》等17個實景劇本殺項目、《無上龍門》等7個沉浸式體驗項目和16個桌面劇本殺項目。
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只是在景區,在博物館、牡丹園、商業街區等場所,遊客都可以體驗全城劇本殺項目。
除此以外,為了讓更多遊客沉浸式體驗異彩紛呈的國風演繹,洛陽還打造了「夢裡隋唐盡在洛邑」漢服文化節、「隋唐洛陽城 國風穿越節」等活動。據統計,自4月以來,隋唐洛陽城景區日均客流量保持在較高水平,4月15日單日遊客量近4萬人次,除去各類免票活動,景區遊客購票率較平時提升20%。
一位不願具名的洛陽資深旅遊景區從業者對品橙旅遊表示,漢服與洛陽這座城市非常匹配。除了本身文化氣質以外,多個古文化景區地勢平坦,穿著漢服行走非常方便,還非常出片。洛陽漢服售賣和租賃價格都很平價,即便如此,一家小店每天營收可以達到一兩萬元。
事實上,洛陽早就打上了漢服「主意」,並於2014年、2015年洛陽連續兩年舉辦過漢服節。隨著多年的積澱,如今洛陽的漢服文化已經達到價值認同的高度。
這一切的底層邏輯是洛陽對文化的深入挖掘與運用。上海夏誕創意董事長劉育政分析, 首先是洛陽的城市文化和漢服一絲一線里蘊藏的獨特精神氣質完美融合。洛陽千年歷史古都的文化底蘊與古色古香的建築風格構成了拍照最好的背景板,歷史為軸,漢服為媒,讓遊客有了一種古今穿越的沉浸感。
其次是洛陽「漢服熱」的背後,是遊客對傳統文化的深度認同和華夏文明的高度自信。隨著國潮的復興和推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認識和接納漢服文化,從而形成了強烈的文化認同和文化歸屬感。
第三,洛陽漢服的出圈離不開各大景區與漢服文化的跨界聯動和社交媒體KOL的推廣以及「自來水」粉絲的宣發。
「漢服+旅遊」是門好生意?
漢服獨特的文化屬性是其受到消費者和市場青睞的原因之一。隨著國潮文化的復興,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的漢服深受Z世代群體追捧。數據顯示,2015-2021年,中國漢服市場規模實現了由1.9億元到101.6億元的跳躍式發展,預計2025年中國漢服市場規模將達到191.1億元。
小眾愛好漢服竟形成了百億級產業,覆蓋近4億人的消費市場。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當前漢服市場規模仍較小,不足2021年中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9974.6億元)的2%,未來仍有較大的上行空間。
有關「漢服體驗」的搜索中,西安、洛陽、蘇州位列前茅。企查查數據顯示,我國現存漢服相關企業超4000家。2023年至今,我國新增漢服相關企業547家。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我國新增漢服相關企業349家,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126.62%。
其中,西安市以416家漢服相關企業位列全國城市第一;洛陽以87家漢服相關企業位列全國城市第六。2023年以來,西安市和洛陽市漢服相關企業註冊量都遠超前三年企業註冊量總和。
攝圖網
熱浪之下,漢服行業品控差、山寨橫行、產品同質化嚴重等諸多問題頻繁爆出。
2019年,知名漢服品牌「漢尚華蓮」不忍「龍母」等漢服被抄襲太過嚴重,將曹縣漢服商家訴諸法庭。最終,這場官司以「漢尚華蓮」獲勝而告終。對於銷售額約占全國同類市場三分之一曹縣漢服商家來說,在這次抄襲風波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而這只是行業中的冰山一角。由於服裝行業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本較高,大多數以個體戶形式運營漢服生意的品牌而言,不一定有足夠的實力來打擊抄襲現象。
與此同時,整個漢服製造商都在經歷著野蠻生長下的價格大戰,成本不斷增加,利潤空間被壓縮,導致很多店鋪本身經營都難以為繼,許多老牌商家陸續「被卷死」。當下的漢服市場,迫切地需要加強對產業、市場的規範和引導。
如何精準找到城市符號?
前有長沙小龍蝦、重慶火鍋,後有淄博燒烤、洛陽漢服,不知道究竟是誰選擇了誰,但最終都實現了彼此成就。同時也說明了找准城市符號,對於城市發展、經濟所帶來的效應是不可估量的。
當下,對於那些想要大展身手卻還在處在迷茫期的城市來說,如何找到城市符號成為首要任務。劉育政認為, 城市符號必然要從文化和歷史出發,尋找當地獨有的文脈特色,才能找到具有代表性、標誌性的城市符號。比如洛陽和西安主打千年古都,不斷挖掘盛唐文化,使之成為傳統文化體驗的旅遊熱門目的地。
其次,尊重城市肌理和城市記憶。每座城市依託其城市居民流傳下來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更能讓外來遊客產生聯結感,感知到其獨特的城市記憶。淄博燒烤並非一夜間迸發,作為重工業退潮前的城市業態,燒烤曾一度成為當地工人的時代烙印,見證了這座城市重工業的發展與退潮,這也正是它的城市本色。
第三是創新思維,藉助自媒體流量,打造個性符號。隨著新時代客群需求的轉變,千人千面千城,城市符號的打造方法也不應該墨守成規。「城市符號的定位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講究的是厚積薄發,它會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變化而不斷地調整和改變。」劉育政說。
2023年「五一」假期國內旅遊出遊2.74億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出行距離和消費活躍度創下歷史新高,大眾用實際行動印證了旅遊的強勢復甦。而在網際網路大時代,誰都有可能成為焦點,究竟是C位,還是旁觀者,只能各憑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