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一定讓他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視頻刷爆網絡。無數人在淚目的同時,牽掛著主人公——35歲男子小偉的治療情況。
4月13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熊芙蓉為康復中的小偉拍了一段視頻。視頻里小偉恢復得不錯,雖然還在用鼻導管吸氧,但對於一個用了25天ECMO、上了50天呼吸機、救治了67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來說,他目前的恢復狀態已算是一個奇蹟了。
視頻里,小偉說,「我一定會努力康復,感謝所有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我一定會好起來的。」
「盲操」上ECMO,暫時保住了年輕的生命
「謝謝!」這是4月8日醫生為小偉拔除氣切套管後,60多天來他拼盡全力說出的第一句話。
那一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ICU主任周晨亮哭了,「真是太不容易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我們醫生護士。」
1月26日,小偉突發高燒39℃。2月1日,高燒不退的他病情加重,出現了呼吸困難。5天後,他被確診並住進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新冠肺炎3病區。隨後,小偉病情發展之迅猛,令所有人猝不及防:2月12日,上有創呼吸機,一天後病情突然惡化,使用呼吸機輔助通氣後,血氧飽和度仍僅有67%,進一步提高給氧濃度後,仍難以糾正低氧血症。這意味著,他的呼吸衰竭,命懸一線。
接管3病區的遼寧重症醫療團隊緊急評估後認為,必須立刻給小偉用上體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同時,鑒於患者病情危重,轉運至手術室再上ECMO風險極大,必須在床旁施行手術搭建血管通路。
在東院區戰時醫務處緊急協調下,各科室立即行動,CCU迅速準備好ECMO主機和專用耗材,血管外科主任鄧宏平教授第一時間穿戴好防護服及手術衣,進入隔離病房。
回憶起當時手術的過程,鄧宏平仍覺得驚心動魄:隔離病房裡沒有手術室的專用刀片、專用燈,他和助手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呼吸都異常困難,護目鏡上全是霧氣、汗水,遮擋了視線。一個多小時里,他們完全是靠著以往積累的豐富血管手術操作經驗,「閉著眼」把股動脈和股靜脈分離開的。
接入ECMO後,小偉的血氧飽和度提升到95%以上。闖過這一關後,遼寧醫療隊和河南援鄂醫療隊繼續對他進行後續治療。
四省醫療隊接力「守著」,一定要讓他活下去
ECMO系統,讓小偉一度被壓癟了的肺,暫時得到休息,但能不能順利脫機,又是一道兇險而難闖的關。
「ECMO患者脫機,是每天24小時不眨眼守出來的。」遼寧醫療隊專門為小偉組建ECMO團隊,每天不論白天、晚上,抑或是凌晨3、4點,只要微信群里發出了小偉的檢查情況和儀器設備參數,便有醫護人員參與討論,商量下一步的對策。
3月9日,在上機整整25天之後,小偉撤下了ECMO。主管醫生遼寧醫療隊賈佳在當天的日記里興奮地寫道:「今天乾了件大事,給小偉撤了ECMO!這是我上過時間最長的ECMO,足足25天。」
經過遼寧、河南援鄂醫療隊的精心治療與照顧,小偉的各項身體指標都有好轉。在長達20多天喪失意識後,他終於醒來了。當護士將手機拿到他的耳邊讓他和妻子通話,並拿了他孩子的照片給他看時,他的眼角流下了眼淚。
3月25日,跟小偉一起和死神鬥爭了近50天的遼寧和河南醫療隊要撤回了。與死神的較量是一場接力賽,臨行前,他們把小偉轉交給周晨亮帶領的東院ICU團隊。交接時,賈佳醫生一再拜託周晨亮,「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
如果說ECMO相當於病人坐上了輪椅,那上了50多天的呼吸機就像輔助小偉的拐杖。如何讓小偉儘快扔掉「拐杖」自主呼吸,是周晨亮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
在福建醫療隊的共同努力下,小偉的感染逐步得到控制。4月1日,他短暫嘗試脫離呼吸機,直至3日,完全脫離了呼吸機。
4月8日上午,在順利拔除氣切套管後,他拖住醫生,扯著嗓子說出了「謝謝」。
小偉之前一直通過手勢或打字和醫護人員交流。周晨亮說,「現在終於能聽見他的聲音了。下一步,我們會讓他自己下床走路,直到康復出院。」
不放棄每一個人,向重症救治發起衝鋒
4月7日,援助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的21支外地醫療隊全部撤離,截至目前仍有70多名患者在東院治療。其中,包括小偉在內的危重症患者,全都集中在東院區ICU的8張病床上。
這8張病床,接管了上海、齊魯、華西、遼寧、重慶等醫療隊撤離前託付的最危重病患。與病毒賽跑、與死神拔河,每天仍在這裡驚心動魄地上演著。
從1月中旬投入戰疫一線,至今已堅守三個月的周晨亮坦言,最後的救治任務十分艱巨。目前這8位患者,都是住院時間較長,病情危重且複雜的患者。其中有7位還不能脫離呼吸機的支持,有一位上ECMO已經快50天了。
「每一個病人,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去救治。不管年齡、不分病情,不放棄每一個人。」周晨亮堅定地說。一人一策、精準施治,他將和東院的近千名戰友們一道,持續發力,繼續為患者拼出一個個生命奇蹟。
武漢廣播電視台出品
責編:王鳳君
融媒體記者:李小雪 胡嵐濤
通訊員:杜巍巍
編輯:王雨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uMpdHEBiuFnsJQVTn_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