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一句話,撕開了已婚男人難以啟齒的秘密

2020-01-21     心之助盧悅



眼睛一閉一睜,春節居然就要來了。

可是,說起回家這件事,很多人都心懷忐忑。

我有個閨蜜群,說起過年回家,好幾個姐妹都說:過年我不想回家了!

說起來挺心酸的。


我的閨蜜小A說:

「我媽是典型的農村悍婦,從小打我,雞毛蒜皮的事都能吵起來,過個年就跟打仗一樣,我每次離家都是哭著走的。」


小B則是覺得父母不公平,不願意回家慪氣:

「爸媽嫌棄我掙錢太少了,給弟妹的補貼太少了,過年逼我把所有存款都拿給他們保管,我的心徹底死了。」


小C怕催婚:

「今年35歲,單身,一回家就被爸媽數落,說我年紀大了嫁不出去了,給他們丟人,也不想想是誰讓我恐懼婚姻的?每次回家心都會被扎一刀。」


小D呢,每次春節回家都會和老公大吵一場,已經怕了:

「我媽是個很嘮叨的女人,各種挑刺,但這都沒什麼,關鍵是她連我老公的刺一起挑,數落他掙錢少、升職慢,我老公每次過個年回來,臉黑得都跟鍋底一樣。」


對大多數人來說,家是避風港。

忙碌了365天,誰不想趁著過年好好放鬆一下?


一個人在外打拚,我們太清楚「孤獨」的滋味了。

如果連家都不能治癒我們疲憊的身心,還能從哪裡獲得一絲歸屬感?


可如果家變成了一個冰冷、疏離、委屈、痛苦的地方,這樣傷人的家,真的有必要回嗎?



面對原生家庭,三種錯誤態度


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里,提到三種錯誤的親子關係態度:討好、壓抑、遺忘。


  • 討好型子女的特點是:從小被父母挑刺嫌棄,想盡辦法討父母開心,渴望從父母身上得到更多的愛,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父母。


姜文就是一個典型的「討好型子女」,他考上中戲那年,興高采烈地拿著錄取通知書去找媽媽,滿心以為媽媽一定會為自己高興。


結果媽媽看了通知書一眼,就扔在了一邊,對姜文說:「你那一盆衣服沒洗呢,別跟我聊這個。」



從小到大,姜文最大的願望就是讓媽媽滿意,可無論他怎麼做媽媽都會嫌棄、挑剔、指責他。


這讓看似強大自信的姜文,骨子裡非常自卑。


他不懂得什麼叫「親密」,和別人相處始終有隔閡,甚至帶有一些緊張感。



感情中也是如此,1997年,姜文和桑德琳在法國註冊結婚,隨後生下女兒。

桑德琳是漢學博士,有著極好的修養和學識,在姜文最落魄的時候和他相愛了,始終不離不棄跟隨著他。


可姜文骨子裡的冷漠疏離,使得他和桑德琳總是因為一些瑣事吵架。


尤其是在家庭瑣事、孩子教育問題上,他們時常吵得不可開交。



姜文喜歡在吃飯時哼小調,桑德琳便說:吃飯要保持安靜。

這不痛不癢的一句話,都能激起姜文的怒火,認為桑德琳在輕視自己。


儘管渴望溫暖的家庭關係,但姜文實在太難相處了,加上夫妻聚少離多,最終漸行漸遠,走到了離婚的地步。


  • 壓抑型子女的特點是:在父母面前必須扮演一個好孩子,不敢吐露心裡話,負面情緒憋在心裡,如同火山一樣隨時可能爆發。


高曉松的名言「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爆紅網絡,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其實出自他的母親張克群。


高曉松和母親張克群


張克群是建築界有名的才女,喜歡一個人浪跡天涯鑑賞古建築,很少陪在子女身邊。


她曾在訪談里透露,小時候只給高曉松削過兩支鉛筆,就再也沒管過他。


受張克群影響,高曉松性情自由,但在母親面前,他始終憋著情緒不敢發出來。


因為張克群的性情令人捉摸不透,記者曾問她是否為高曉松感到驕傲。

她說:不為他感到驕傲,也無所謂滿意不滿意。


對一個渴望被母親認可關注的孩子來說,張克群這番話是很令孩子感到寒心的。


因此即使已經年過不惑,有過四段情史的高曉松還是沒有結婚。



他在親密關係中時常「劍走偏鋒」,比如寫詩自嘲:戀愛凡五次,積綠帽三頂,因此對女人及與女人有關的男人有暴力傾向。


他還用「矮大緊」這個化名,寫了一首詩《殺了她喂豬》,記錄自己經歷女友出軌,去酒吧堵人復仇的過程。


儘管看起來謙和友善,但高曉松骨子裡是很極端的,母親的疏離,使他在親密關係中懷有一股不安全感。

總是擔心女人會離自己而去,也無法和女性有一段真實且緊密的親密關係。


他和前妻沈歡相遇三天就求婚了,高曉松為了表示誠意,用煙頭在手臂上燙出疤痕,沈歡不答應他就一直燙下去。


然而這段「燙」出來的婚姻,持續不到三年就結束了。

隨後他又遇到了17歲的前妻夕又米,並且生了一個女兒。


好景不長,7年後高曉松再次提出離婚,理由是婚姻生活太約束,想給自己更多自由進行創作。


高曉松總是飛快陷入愛情、又飛快逃離關係,曾有女友指責他是「感情騙子」。

戴著「謙謙君子」的社交面具,扮演出女性喜歡的樣子,其實根本沒有一點責任感。


即使年過中年,高曉松仍然是那個看母親臉色的小孩,活在虛假的面具里。

假裝自己很懂愛,實際上早就丟掉了愛一個人的能力。


  • 遺忘型子女的特點是:為了逃避創傷遺忘了不好的記憶,取而代之的是,人格往往會出現很大問題。


可悲的孩子一生都嚮往著悲劇,被愛的孩子一生都活在自信里。這句話是小娟的口頭禪。

她小時候總是被母親訓斥「衣服不好好穿,以後沒人娶你」、「像你這麼調皮的孩子,怎麼不去死」、「沒事幹就去讀書,考不上大學你就滾出這個家」……


這讓她一直活在「我是個糟糕的孩子」的自卑感中。

為了保護自己的內心不至於崩潰,她選擇性的忘記了母親的酗酒、家暴,假裝自己有一個雖然嘴巴毒,但不算太糟的母親。


在她的記憶里,母親會在早上親自做好早飯,陪她一起吃;但現實中,她的母親總是喝到凌晨三四點,早上根本起不來。



今年已過37的小娟,總是被「壞男人」吸引,她明知對方辱罵她、毆打她、根本不值得交往,卻總是陷進關係里拔不出來。


在心理諮詢師面前,她反覆強調「前男友雖然罵我,但很愛我」。

即使對方出軌又家暴,她也會忘記這些糟糕的記憶,只記得男友的好。


《人間值得》中這樣感嘆道:父母擅自把孩子生下來,孩子卻不受控制地和父母糾纏在一起。


遺忘型子女,究其一生都活在和「父母很愛我」的幻影中,不知道如何改變。

也永遠沒有盡頭,因為「有毒」的父母早已把毒液浸入他們的五臟六腑。


可悲的是,即使身體遺忘麻木,大腦卻依然記得。

他們活在「父母很愛我」的鏡花水月里,假裝幸福,人生卻不停地在悲劇中打轉,得不到解脫。


高曉松一句話,撕開了已婚男人難以啟齒的秘密


如何逃出原生家庭的怪圈?


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


  • 有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來了,生活越來越幸福,
  • 有的人,一輩子都陷在原生家庭的泥沼里,日子只會越過越慘。

孫儷12歲的時候父母離婚,她和媽媽只拿到了2000塊錢的撫養費。


媽媽白天在商場工作,下班又去當清潔工,看到媽媽這麼辛苦,孫儷帶著對父親的怨恨長大,甚至想以後不結婚,永遠陪著媽媽。


但是她並沒有沉浸在原生家庭的傷痛里,而是和鄧超組成了幸福的家庭,在婚姻中得到愛的滋養,還與父親的關係達到了和解。



所以,不要再拿原生家庭來當擋箭牌了,即使生活給了你一手爛牌,也同樣能打得風生水起。


每個人的一輩子,都有兩次出生:


  • 第一次出生是作為新生兒從媽媽的子宮裡出來,是生理上的出生無法選擇;
  • 第二次出生是作為一個完整獨立人格的個體,經過了許多反抗、蛻變終於掌握自己的命運,是精神上的出生,接受生命賦予我們的禮物。


這兩次出生,關係著一個人的命運。


如果你把所有的傷害都歸結於原生家庭,自己卻不改變,那你的一生也就這樣了,你孩子的人生也會受到影響。


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們要告訴自己:


我不要繼續做一個受害者了!我可以選擇自己未來的人生。


我們沒法選擇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來療愈曾經的傷痛,去改寫屬於自己的命運。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贏回來!


我們可以用全新的視角看待生活,覺察內在情緒,接納自我脆弱,改善親密關係,擁有愛的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你和自己的關係改變了,你和他人、和世界的關係也改變了,最終你成為了你自己。


那些走出原生家庭陰影的人,告訴我們一個事實:


你來自哪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認為你是誰。

世間有千萬條路,回家的路只有一條。

讓我們為自己的心,找一條真正回家的路。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本文由心之助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_4iYy28BUMKGWtVOV9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