轄區內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注意,免費享受健康管理

原標題:轄區內的慢性病患者(高血壓、2型糖尿病)及高危人群注意,免費享受健康管理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慢病抗疫有妙招,科學管理顯身手

鍾南山院士團隊3月6日在世界頂級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撰文指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中,如果原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發展成重症的患者接近40%。可見 慢性病是導致感染新冠病毒後變重症的加速器。

看到這裡

相信大部分讀者都有這樣的疑問:

OMG!我已經得了高血壓和/或糖尿病,我可不想還有感染新冠病毒轉重症的風險,我要怎麼辦??

天哪!還好我沒得高血壓和糖尿病,動不動重症啥的,有點怕怕,現在沒有,以後咱也不想得,要怎麼預防呢??

慢病慢病快走開,別找我麻煩!

諸位看官別著急,慢病管理和預防,咱們有秘方。

秘方就是,得病要吃藥,不可亂吃藥,不能只吃藥,管理最重要。

那麼,怎樣才算慢病管理呢?

接下來給大家舉個栗(例)子!

醫生說,高血壓/糖尿病的藥物一天要吃3次,飯前服用才最有效果,你遵照執行了,這個過程就是管理。管理得有方法,有了藥不行,還要有醫生告訴你怎麼用。管理僅僅是吃藥嗎?當然也不是,聰明的你一定知道,飲食、運動、心理平衡也有降血壓/血糖的作用。

可是,要全憑自己,即使使出洪荒之力,估計不是專業人員也會力不從心。其實,秘方請看這裡:

從2009年起,隨著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正式實施,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就是其中一項 重要項目。國家明確要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轄區內 確診的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 免費提供 4次面對面訪視服務和1次較全面的健康檢查服務。

4次訪視內容包括:

詢問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相關症狀,記錄體徵(血壓、血糖等),日常飲食、運動、藥物使用情況,並據此更換或維持醫療處方和建議。一旦碰見危急情況,比如發生心腦血管意外或低血糖等事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還需要協助轉診到上級醫療機構進行處理。訪視時間每3個月1次是基本款,如果另有需要,經醫務人員判斷後可以接受相應的升級款免費服務。

1次健康檢查內容包括:

體溫、脈搏、血壓、空腹血糖、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並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哎~哎~,有病看病,沒病要不要預防一下?

當然要了,你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責任人,能有這個意識是多麼地寶貴!咱們的項目也有相應的服務,請隨我看: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也應該對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尚未患病,但是不採取措施可能會患病)提供健康管理服務。」

您隨時可以前往居住地所在街道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接受是否為高危人群的評估。如果確定是高危人群,社區醫生將會提出生活方式改變的建議。除此以外,高血壓高危人群應每半年至少測一次血壓,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應每年至少測量1次空腹血糖,以便觀察到血壓/血糖的變化,及早採取措施,以防「小病釀成大病」。

總結來了,敲黑板!!

只要您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不管是患者還是高危人群,都可以在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享受 免費 的高血壓或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一旦接受服務,你就有了跟隨自己一生的健康檔案了!健康管理的核心就是保持血壓/血糖穩定,要穩中有降。

其次,樹立「自己是健康第一責任人」的信念,聽取並踐行專業人士建議,管他什麼牛鬼蛇神(新冠?SARS?細菌?),統統拒之門外!

領導說了,一個 就給小編加一個雞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