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荀彧,勸曹操迎奉天子,沒成想助曹操成一方霸業

2019-09-21     故事新匯

#聊書中人物,贏現金大獎#

三國人物角色之中,有心存天下的群雄爭霸,有英勇無畏的將領,自然還有足智多謀的謀士。孫權和劉備相比於曹操來說,旗下的軍事雖是頂尖級的,但是遠不如曹操的多。劉備雖有臥龍鳳雛:諸葛亮和龐統,孫權有能說善辯的魯肅,但是曹操有「才識過人」的郭嘉,「王佐之才」的荀彧,「毒士」賈詡等有名的五大謀士,對此還有三國最後的勝者:司馬懿,再加上曹操精通兵法、雄才大略,三國魏朝可以說是最強的軍師聯盟了,郭嘉更是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稱號。

東漢末年,劉備孫權等人只不過是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和他們眼中的「奸賊」曹操,割據天下,最終分三國。尤其是劉備說自己是漢朝後裔,結盟討伐,拉攏人心,雖說也是忠義之人,難免讓人看透小心思。再說曹操,在官渡之戰之前,除了「扶不起」的袁紹,他應該是東漢末年土地上第二大軍隊力量了,死後墓碑上刻「漢故征西大將軍曹候」,也曾是他最初的夢想,所以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棄紹投曹,被曹操稱之為「吾之子房」。

在曹操最初的謀士中,荀彧的才能可以說是僅次於郭嘉,一直以來就是曹操的後方支柱,荀彧很少和曹操出門打仗,一直在後方處理軍國事務,可以說是曹操的「賢內助」。

但是荀彧還是一個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漢朝忠臣,196年,漢獻帝死裡逃生去了洛陽,號召天下諸侯迎駕,殊不知無人願意,接受這位名存實亡的漢朝皇帝,曹營軍中也是一樣,只有荀彧一人站出來,勸曹操「迎奉天子」,不成想造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讓曹操成就一方霸業,在之後的一步步中一步步接近。

漢獻帝最後還是保住了,雖無權無勢,但只要漢朝還在,這位心繫東漢朝安危的臣子就可以為漢朝做一些事情。

只不過隨著曹操的力量不斷擴大,野心勃勃,最後完全不把漢獻帝放在眼裡,離自己的初心越來越遠,廢除漢獻帝,建立新的王朝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他在銅雀台擺宴會,讓將者比武,文人比賦,實際上就是看誰對他忠心不二。宴會上和曹操出生入死的將領都來了,只有一些忠於漢朝的文官沒有來,能來的文官,也只不過是來拍曹操的馬屁,勸進建立新朝。但作為曹操的心腹,具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在這個場合上沒有出現,無疑讓曹操心寒。荀彧又在曹操稱「魏公」的時候進言,不支持他稱魏公,要匡扶漢室之類的的話,不成想,這次進言讓這兩位情深義重的主僕二人徹底的離心。隨後就是曹操讓很少出征的荀彧,隨從出征,荀彧知道這次出征,凶多吉少,故意抱病不去。

後來,曹操給了他空了的食器,明白了其中的含義之後,這位忠於漢朝的臣子服毒自殺了。

但相比於那些和曹操勢不兩立的漢朝忠臣,荀彧的忠心,有點讓人摸索不透,也容易被誤解,最後的死,也許是他為漢朝已經無法挽回的結局,而畫了一個自我的句號吧!

#聊書中人物,贏現金大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fO2Wm0BJleJMoPMFtk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