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很棒的國產動畫,但還是覺得哪裡不對

2019-08-05     好好耗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10日,票房23億!目前豆瓣評分8.6(評分人數50萬)

《大聖歸來》(2015)9.6億,豆瓣評分8.3

《熊出沒·原始時代》(2019)7.14億,豆瓣評分6.6

《大魚海棠》(2016)5.6億,豆瓣評分6.8

比較成人的《大護法》(2017)8760萬,豆瓣評分7.8

公映還沒結束,動畫片的票房記錄應該能保持很久了。

在這個撤檔成風的7月,大家都在為這部國產動畫而興奮不已。導演 餃子,那年(應該是剛拿出的2008年)看他的《打,打個大西瓜》驚艷不已!雖然只有20分鐘,現在看也不失為一部佳作。

以為他會像很多曾經驚艷的導演一樣被淹沒掉,沒想到時隔11年放出這麼震撼的大招。


看過之後,應該算是很優秀的商業動畫!

首先最容易被發現的當然是視覺效果和想像力。

場景畫風中式唯美

法寶《山河社稷圖》帶來的想像力衝擊幾乎大於《大魚海棠》

看到這個一片荷葉一方山水的場景還是激動不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也許把荷葉換成蓮花更好理解,雖然道家的事套佛家的經不大合適,但畢竟哪吒最終也是蓮藕再造。

這個「激流勇進」的玩法做的也挺漂亮。另外這個法寶《封神演義》里是有的而且屬性相同,女媧給二郎神打怪用的。

畫面製作細膩精緻

人物形象嘛……這個好像有些爭議

很多人說帶著乾坤圈被封住魔丸能力的小哪吒丑

其實按著本片劇情設定這個被魔丸浸染的毒癮兒童形象還是很貼切的。注意,這個流氓兒童的手是直接插在褲子裡,那時候沒有兜兒。

之前1961《大鬧天宮》年畫娃娃版

1979《哪吒鬧海》應該算是最深入人心的

男二號敖丙的形象好看的過了,形象很流量小生

可能是受「精靈族」形象的影響,也可能導演覺得既然是靈珠就應該乾淨脫俗,總之與其他形象的畫風兼容性較差,僅僅和少年版哪吒匹配,總感覺這二位(少年哪吒和敖丙)是走錯了片場。

1979《哪吒鬧海》版的敖丙

不用備註就知道是妖族

太乙真人也太顛覆了

道場在四川講個川普也就算了,把臉擋上就是八戒,騎個帶行車記錄儀的豬還醉駕,之前沒人敢把仙風道骨的道教大V搞成這個形象。

1979《哪吒鬧海》版的太乙真人

沒有相關的協會或者組織有抗個議也是目前的萬幸了。

最讓家長們有共鳴的應該是李總兵府家丁

是1979年版《哪吒鬧海》家丁的3D版,時隔40年再相見,著實讓人興奮。很遺憾沒有找到新版的家丁形象,反正是同一個「演員」就對了。


導演餃子是第一波80後。

醫科出身,自學3D,沒有表演經驗,也沒有製作商業長片的經驗。資金壓力把他推上了本片導演的位置。像他自己說的「還好我是個影迷」。

所以我們聽到的順口溜「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是致敬《唐伯虎點秋香》

糙漢嬌女音形象和聲音應該是分別來自「如花」和《大話西遊的》瞎子

大量的動作場面來自香港功夫片

那句可以成為本片副標題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是《太極張三丰》里反派董天寶喊出來的

至少這部影片里我們看到導演餃子是個港片影迷。這個地氣兒也是本片能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家長們找經典港片彩蛋也不失為一種樂趣。

謙虛歸謙虛,導演工作起來還是很認真的。

他是實實在在看到他展現給觀眾的世界並沉浸其中,這點尤其可貴可敬可愛。


需要注意,雖然有三觀的塑造,但《哪吒之魔童降世》遠不是成人動畫,搞笑內容還有些幼稚,最適合的受眾是家長帶著少年兒童。成年或者青年找樂兒可以,請不要帶著找真諦或者和原著《封神榜》較勁的心思去觀影。

相對於導和演,本片的編劇可能是最受詬病的。

第一主線是魔丸哪吒的自我覺醒和救贖,從貪玩執拗人人厭怕的妖怪到拯救陳塘關受百姓跪拜(單膝那種)的救星;同樣的,龍王三太子敖丙雖然是靈珠托生,但同樣為自己妖族的身份掙扎。超級英雄基本都是這個成長曆程,只要表現得當,這個主題永遠不會出錯。

第二主線親情,承包全部爸媽的淚點。中華民族本就是百善孝為先,「教」字就是這個寫法。魔童和李靖夫婦把慈與孝演繹的非常好,很多橋段明顯是瓦斯彈但也不禁淚目。當然這和《封神榜》差的有點兒遠,按原著哪吒最大的叛逆是反抗父權,並且一直一直是要弒父而後快,要不是太乙真人給了李靖金塔,蓮藕再生的哪吒早動手了。本片弒父這個點的改編還是成功的,也有弒父的情節,解釋為脫了乾坤圈的魔性爆發和父子關於魔丸的誤會,和原著起碼結果相近。

第三條主線友情,哪吒和敖丙的!這就不大對了,原著哪吒就是靈珠子,敖丙除了是要童男童女該死的官二代是沒有更高階設定的,被抽筋扒皮完全是活該……本片敖丙成了哪吒唯一的朋友還最終攜手對天。退場的時候,聽到一個孩子問媽媽「那敖丙為什麼會上去幫哪吒?」,不由心頭一緊。大人知道這只是借哪吒這個IP演繹的,小朋友還真的是當真的。

請家長溫習《封神榜》原作或者1979年版本的《哪吒鬧海》,給孩子另一個解釋——畢竟本片只是今年很火,但《封神榜》還會被研讀翻拍,給孩子個第一手資料比較重要。

本片非常適合在校被授勳「魔童」的嚴厲家長帶著魔童本童觀賞,可能大家都會有些改變,家庭和諧指數上升。原以為本片的定位有些不上不下不老不幼,但目前看來在品質保障的前提下,這個尷尬換個說法就是老少皆宜,會爆掉整個暑假吧。

餃子導演今後肯定會資源滾滾,請扛住這個高高的起點並不要以此為包袱,相信自認「呆」的你會保持初心珍愛羽毛,湧來的資金也會讓你的項目……快一點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Ri4ZGwBUcHTFCnfxh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