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肺疫對豬造成的危害和如何應對防治,作為養豬戶的您了解多少?

2019-09-10     農村小喬治

現在已經是立秋之後,季節基本可以算是進入秋天了,而天氣的溫度現在也比夏天的時候相對稍微轉涼了一點。在進入秋天之後,一些豬的病疫也發生的更頻繁了,所以我們養豬戶一定要做好對豬瘟病疫的防範。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豬常見感染的病疫之一:豬肺疫。該病疫對我國的養豬業也造成了不小的影響,也是我國主要的防範病疫之一,下面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該病疫和防治方法。

豬肺疫的發生時間

總得來說它是一個不分季節性的病疫,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發生,其中以在春初和秋末天氣溫度轉換的時候發生的更多。雖然現在只是秋天季節還沒有到達秋末,只是溫度稍微轉涼,但是部分地區白天和晚上溫度已經會出現溫差了,就像我現在這個地方雲南,晚上溫度比白天溫度低了很多,像這樣就大大增加了被感染的可能,所以如果一些地方出現溫度變化,那麼養殖戶們應當提前注意並做好這方面防護的工作。

豬肺疫的發病原因

導致該病疫發生的是一種名叫多殺性巴氏桿菌的病毒,具有很強傳染性的一種病毒;不僅豬會感染,連人和其他動物都有可能會被感染的幾率,豬相對而言是更容易感染;通常該病毒都會寄生在豬的上呼吸道之中,但是寄生的數量都是很小的,只有因為天氣溫度冷熱交換、天氣潮濕或者天氣悶熱導致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那麼該病毒就趁機大量的繁殖然後引發感染;還有就是感染的病豬將病毒通過排泄物和口水排除體外然後健康豬接觸到了而引發感染。

豬肺疫的發病症狀

豬肺疫也簡稱為「鎖喉風」,在我們老家的養豬戶口中還有另外一種叫法腫脖子病。該病疫的潛伏期一般在1-5天,主要臨床症狀表現為發熱、食欲不振不進食、呼吸困難、咽喉腫脹等,其中發病的病理變化分為三種類型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我們下面簡單介紹一下

最急性型:這種類型會導致體溫升高,可高達42℃以及不吃食;而且也最符合「鎖喉風」這個稱號了,因為這個類型起病急,發病十分突然,一旦發病連救治的時間都沒有就死亡了。

急性型:在三種類型當中最常見發生的就是急性型,這種類型起初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乾咳、便秘然後慢慢會變成濕咳和腹瀉,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豬會因呼吸困難窒息而死。

慢性型:這種類型往往是因在急性型的時候,沒有死亡而演變成了慢性型,表現症狀也因沒有及時的治療拖成了慢性肺炎和慢性腸胃炎,還附帶著消瘦和經常腹瀉的症狀,這種不及時治療會因肺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以上三種就是豬肺疫常見的發病類型,如果豬場內發現了與這幾種類型差不多的情況應當仔細分辨診斷,因為還有豬傳染性胸膜炎和豬丹毒這兩種病疫的發病症狀也與其類似。

豬肺疫的防治

如果豬場內確診了是豬肺疫病疫,首先要做的就是先進行隔離治療,避免再將病毒傳染給其他豬而發生再次感染的情況。在治療藥物上可以使用青黴素、磺胺類、鏈黴素等藥物進行治療,具體根據豬的大小然後配比一定的量,切記劑量一定要控制好。

防範措施

  1. 疫苗接種:根據不同日齡的豬來選擇接種的次數和時間,仔豬在斷了奶之後接種一次,其他日齡豬統一接種一次然後過6個月之後再接種一次,種豬最好是在春初和秋末的時候各接種一次。
  2. 溫度調節控制:我們在前面也說了,發病率最高的時候就是在春初和秋末的時候,因為那兩個時期的溫度變化比較大,一個是溫度轉暖一個是溫度轉涼,如果沒有做好應對的措施容易造成豬一時對溫度的不習慣而導致抵抗力下降,那麼就加大了染病的幾率。所以在春初和秋末的時候根據豬舍內外的溫度來進行調節綜合溫度。
  3. 飼養環境:最好就是給豬一個良好的飼養環境,比如乾燥、整潔、衛生、空氣流通、採光良好等等;及時的將豬的排泄物處理乾淨,定時的進行對豬場內衛生消毒,這都能有效的將一些病毒的繁殖場所清理和撲殺。
  4. 保健工作:很多養豬戶都忽略了這一方面,認為只要把豬喂飽了和營養喂豐富了就不會發生病疫。其實增加喂豬的營養成分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要忽略了保健工作,如果有條件的話最好就是能建一個大型的豬活動場所,每天驅趕豬在場所內活動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地減少染病的幾率還能增加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綜合所述,以上就是我對豬肺疫病疫的認知與了解。說實話任何病疫只要能夠有效的防治和在發病的時候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都能夠挽回不小的損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ZECboW0BMH2_cNUgLIc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