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被王凱圈粉了。
時隔三年,再次出演古裝劇,飾演宋朝史上最長的皇帝宋仁宗。英俊的外表,頗有一番宋代皇帝的風姿。
曾經,《琅琊榜》中,那個低調內斂,被處處排擠的蕭景琰,《大江大河》中,執拗土氣,呆裡呆氣的鄉村少年宋運輝。
如今,浮華褪去,他一個腳印一個腳印,走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在我看來。《清平樂》是他多年沉澱,不斷努力之後的一個爆發。
這是一部圍繞宋仁宗一生的故事,作為宋朝第四位皇帝,在位42年,軍事上一直被遼夏欺壓,但在經濟文化,科學技術都達到了一個頂峰。
史學大師陳寅格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經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仁宗盛世」絲毫不下於唐漢。正所謂「強漢,盛唐,富宋,剛明」,足見宋朝的富饒,即便如此,經濟上的優越,依舊難以改變政治上的疲軟。主要原因在於,丟失了燕雲十六州。
實質上,早在趙光胤黃袍加身之前,這塊戰略重地就被契丹占領。
加之長久以來,難以收復。
導致經濟上繁榮,但政治上羸弱,經常被旁國欺壓。
經濟文化興榮背後,也產生了很多文人騷客。像晏殊,范仲淹,歐陽修,蘇軾都是宋代。紡織,印刷,火藥,航海等都在宋朝得到了空前發展。
特別是,宋代瓷器中的代表青白瓷,如今都難以模仿。
《清平樂》講述的是宋仁宗的情感糾葛,改編自小說《孤城閉》,這次不討論。
我想通過《清平樂》聊一聊宋代的社會風貌,市井生活,詩詞典故。
宋代作為一個富饒的朝代,在服裝的設計,也可以說是服裝史上的一代璀璨明珠。它沿襲的唐代的服裝風格,
並此基礎上,進行了一定改良。
《清平樂》在服裝的設計上,則很好地呈現了這樣一種服飾。
首先,是皇帝所穿的朝服,在重大的社交,如大朝會,大冊命上要頭戴通天冠,絳紗袍形象。
通天冠作為封建社會皇帝的禮儀象徵,一直以來因為形似山峰,並且橫平豎直,依靠穿插其中的鐵針為梁冠,也被稱為高山冠,捲雲冠。
《後漢書·輿服志下》中曾言「通天冠,高九寸,正豎,頂少邪(斜)卻,乃直下為鐵卷梁,前有山、展筒、為述,乘輿所常服。」
平時,則是穿一種常服,平腳幞頭,淺黃色的大袖衫,還有紅杉袍。
相比皇帝,臣子們則是則是一種梁冠,赤羅袍的形象,這種服裝,在封建社會也是一種祭祀,舉辦重大典禮時群臣所穿的服飾。
朝服又由於不同的品階,分為不同的服飾。
《宋史·輿服志四》中曾言「朝服,(按搭配梁冠類型的不同細分成三類)曰進賢冠服(宰執以下群臣服用),曰貂蟬冠服(宰執及以上三公服用),曰獬豸冠服(台諫官服用),皆朱衣朱裳(衣、裳主色底色都為紅色)」
平時,常服都是平腳幞頭,和綠,緋,紫的大袖圓領襴袍。
除此,皇帝平日穿戴還有圓領窄袖袍,圓領大袖袍等平常服飾。
這樣的服飾裝束,正是繼承於唐代的風格。不同,在服飾上,有一點相同的地方。君臣都穿戴平腳幞頭,這一裝束,有別於其他朝代。
還有,在女子的身上穿戴,也非常有講究。後宮妃子,所穿戴的龍鳳花鈿釵冠和鳳冠霞帔禮服等形象。
可以說,古代服飾華美,精湛程度源於唐朝,而興盛於宋朝。
《清平樂》最大程度上,呈現了宋代服飾,展現了服飾的精緻,以及背後的森嚴的等級制度。這也是整部劇,最大的亮點之一。
文化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在中國歷史上,宋代的文化同樣令人羨慕,更是盛行著「重文輕武」的風氣。
「唐詩,宋詞,元曲」也可以說,是封建社會文化爆發的一個巔峰。
主要也在於,唐朝文化的延續,在宋朝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空間,整個社會都在提倡一種文化之風,
各種文化大家都是出自於宋朝。
而由於,之後元朝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建立,作為一種游牧民族,文化自然更加的不在意。可以說,宋朝就成為了當之無愧興盛的文化景色。
《清平樂》中,婦孺老幼都常常將詩詞名句掛在嘴邊,出口成章。
江疏影飾演的曹丹姝,也是頗具才氣。
屈原九歌中的名句「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也是隨口而出,也折射了一種女子同樣可以和男子一樣,追求吟詩作賦。
另外,宋仁宗外表看似柔柔弱弱,實則也是一個講求孝道的皇帝。
劇中,展現的趙禎「狸貓換太子」的戲,這個出自《三俠五義》小說中的說法,從側面折射出他的身世,然而,對於趙禎而言,
並沒有忘記生母,在李太后去世之後,趙禎力排眾議,為劉太后真正的樹立了身份。
這正是仁孝治國的一種體現。
還有各種影響後世的名人,如名臣王曾,文學家范仲淹,史學家司馬光,女詞人李清照,抗金名將岳飛等等。
也正是這種提倡文化的社會風氣,實現了自唐代之後的又一個很大發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表達的正是宋朝的現狀。
在《清平樂》,也可以看出,皇帝身邊的名臣不斷。走了晏殊,又來了范仲淹。
正是這樣清流的風氣,這種任人唯賢的態度。
當皇帝做出不好的決定,也是爭相上表進言。劇中,李太后在大朝會上,想要以天子服站在眾人面前,對於這一現象,眾臣爭相勸解。
而不是一種,大權獨攬的獨裁者的形象。
在選擇皇后的事情上,也是眾人推舉而出。
而宋仁宗,聽從並接受了這樣一個意見。善於聽從群臣的意見,不得不說,是一個開明的現象。
多重文化的碰撞,也導致了宋詞能夠,展現出不同於唐代詩詞,題材新穎,手法獨特,創作風格上別具一格。
透過《清平樂》,也能看到宋代文化開明的冰山一角。
作為正午陽光的又一部新劇,展現了別具一格的宋朝生活。對於它,你有怎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