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潮」從抗聯到「國際第88旅」,往返中蘇邊境特種軍事偵察行動

2019-06-25     半杯餿茶

東北抗聯,這是一支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衛國鐵軍,也是中共領導的一支獨立武裝力量。「火烤胸前暖,風吹背後寒」,在最殘酷的對敵軍事鬥爭中,書寫下了中國革命史、衛國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壯一頁。

1936年伊始,由於日本特務機關、憲兵隊,日軍和偽滿警方聯手嚴控,東北抗聯和中共中央失去了聯繫,他們的組織關係轉為由駐莫斯科共產國際的中共代表團直接領導。

李兆麟

​1940年冬,抗聯面對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為保存力量,在周保中和李兆麟等率領下,率餘部陸續進入原蘇聯境內,在位於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和沃羅什諾夫附近的兩片大森林中,首先是建立了A、B兩處野營。

國際88旅部分軍官合影,中間高個周保中,旁為其夫人王一知

​1942年8月1日,部隊進行改編,成立了「國際第八十八獨立步兵教導旅」,即抗聯教導旅。

自從在蘇聯境內安營紮寨後,抗聯並未放棄對日本關東軍的作戰鬥爭,一直輪換派出遊擊小分隊(小組)返回國境內,在白山黑水之間堅持武裝鬥爭,游擊小部隊活動在北滿地區的有三支,在吉東及延吉、敦化地區的有八支,在吉遼邊界和中朝邊界地區的有二支。這些小分隊靈活機動地開展游擊活動,不斷襲擾著日軍及偽滿機構。讓東北百姓感到抗聯的一直存在。

偽滿偽軍-『靖安軍』

1942年7月,繞河東安鎮小佳河的偽滿靖安軍一個連舉行暴動,殺死了日軍指揮教官,宣告抗日救國,70餘人越界投奔到的抗聯設在原蘇聯的本部;沒有過界的,就參加了繞河劉雁來領導的游擊小分隊。

1942年以後,抗聯游擊小分隊接受了新的任務,冒著生命危險,付出重大犧牲,搜集日本關東軍的軍事、經濟情報,提供給蘇軍遠東司令部。

解放軍第一批傘兵部隊,其中有來自原抗聯國際88旅的指戰員

抗聯的游擊小分隊經過了蘇軍的嚴格而系統的訓練,在偵察技術上,人人都能跳傘、會攀登、會游泳和滑雪,部分隊員學會了使用電台收發報、會照像、能測繪、製圖、爆破等技術,加之熟悉東北的敵情、地貌,有游擊戰的經驗。在任務執行中,卓有成效。

姜德,原88旅傘兵少尉(原蘇軍軍銜),55年授大尉,後升至中校。解放軍首批傘兵教官

​當時偵察手段主要靠深入敵後,利用東北山高林密的隱蔽地形,長期潛伏,利用無線電技術偵察、偵聽、偵收、測向,也不放棄武裝偵察和火力偵察。經常在潛伏下來的中共地工人員和堡壘戶百姓的幫助下,滲入敵人部署的區域或暴露的目標中進行偵察,有時還伺機捕捉俘虜,經常化裝日偽軍或勞工打入敵人內部,獲得敵方情報。

在軍事情報中,抗聯對日關東軍十七個築壘區的軍事構造、組織,沿邊界線的一些軍事設施,如碼頭、飛機場、飛機架數、機庫數量、偽裝情況,都能基本掌握。

在經濟情報中,抗聯對日寇在東北的主要軍工廠、交通、礦山的規模、日軍醫院、多少張病床,以及日關東軍及偽滿對中國東北地區工、農的法西斯殖民統治等社會情況,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排摸。

​此外,抗聯偵察人員還將東北的地理、地貌與日軍兵力部署的情況製成各類圖表。總之,凡是對軍事行動有重大影響的情報,都是抗聯所偵察的項目。為此抗聯也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當時由抗聯(88旅)供給蘇軍的各種情報,與蘇軍從各種渠道收集的情報一起,分門別類製成手冊,連同標有敵人防禦工事的地圖,在1945年7月份發至蘇軍連以上的軍官人手一冊。

蘇軍能在遠東戰場上,在極其艱難的地理條件下和廣闊的區域內,能夠迅猛突進,快速擊破精銳的日本關東軍防線,有著抗聯做出的貢獻和犧牲。對此,蘇聯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曾向周保中說:「感謝你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寶貴情報,佩服中國的英雄們!」(未完待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X-aeDmwBmyVoG_1Z8PX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