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19年
王小團分享的第110篇原創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原創,
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1》
水於茶而言,至關重要,素有「水為茶之母」的說法。
自古,更有典籍記載。
其中,張大復的言論,將茶與水的關係,刻畫的入木三分。
——八分之茶,遇水十分,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茶十分,茶只八分耳。貧人不易致茶,尤難得水。
泡茶,不僅要在意水質,更不能忽視水溫。
泡茶水溫,素來爭議不斷,普洱茶也不能免俗。
在普洱茶圈,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個說法——新茶不能用沸水泡,而老茶,卻要用沸水泡,而且還要悶著喝。
同樣是普洱茶,待遇為何差別這麼大?
《2》
新茶不能沸水泡,說法源自何處?
認為新茶不能用沸水沖泡,理由再簡單不過——沸水會燙壞茶葉。
支持一派,列舉出種種理由。
1、產生燙熟味
2、沸水沖泡易苦澀
3、茶湯濃度太大
咋一看,似乎言之有理。然則,說普洱茶新茶不宜沸水泡的理由,卻相當牽強。
先來看第一條——燙熟味。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類似於青菜葉子一直被沸水燙過後的味道,青澀中又帶著幾分熟感。什麼樣的茶才會沸水一燙,就產生這種味道呢?
大抵是要像雀舌這樣,全部用嫩芽製作成的綠茶,才經不起沸水泡。
然,普洱茶卻不是雀舌這樣嬌嫩的做派。
普洱春茶,縱使用的是一芽一二葉製作,但它也不至於如此不堪一擊,沸水一泡就偃旗息鼓。大葉種原料,茶葉的表面實則有一層保護層,這層保護層,可從一定程度上保護葉肉細胞,避免被燙傷。
再者,生茶在製作時,原本就要經過殺青的工序,殺青都已經承受下來,何必畏懼100℃沸水沖泡?
更何況,用100℃沸水沖泡, 水溫注入後,其實是在不斷下降的過程,並不會造成猛烈的傷害。
除非將新茶煮著喝,在沸水不斷翻滾下,持續破壞葉片,才有可能讓新茶產生燙熟味。
再來說第二條——沸水泡茶易苦澀。
許多人在沖泡普洱茶時,的確會有類似的困擾。沸水泡後,茶湯的味道會更濃一些。改用較低的溫度沖泡,茶湯倒是不容易苦澀。
於是乎,茶客們就認定:新茶用沸水泡了,易苦澀。
然,茶易苦澀,未必就是水溫高該背鍋。
其中,沖泡手法不當,才是導致新茶苦澀的罪魁禍首。譬如,投茶量太大。
沖泡,講究制衡。
茶與水的比例,更是講究合理搭配。若是投茶量太多,注水量太少,自然容易讓茶湯出現苦澀味,如110毫升的蓋碗,放了10克的普洱茶,饒是老班章、易武茶,也將變得苦澀味重。
又或者,沖泡時出水太慢,坐杯時間太久,茶葉在水中不斷釋放物質,當茶多酚與咖啡鹼過量釋放後,湯水也會苦澀。即便是低溫泡茶,也不可避免有苦澀味。
是以,茶湯是否苦澀,並不僅僅是由沸水這一項指標決定。
同理,說沸水沖泡濃度太大,與第二條如出一轍,這是因為不當的沖泡手法,讓新茶白白背鍋。
真正的好茶,不論新茶還是老茶,都不畏懼沸水沖泡。
想體會新茶獨一無二的清香,建議100℃沸水沖泡。沸水泡茶,更能充分激發茶香,以及潛藏在茶葉中的滋味物質。
普洱茶,用的是雲南的大葉種製作,風味萬千。
茶友們自可操刀測試一番,用不同的水溫沖泡,茶香、茶味大有不同。
《3》
老茶,一定要悶泡了才能喝?
悶泡,不大提倡。尤其是那類加蓋,加水,悶上半小時的喝茶方式,更不建議。
這類長時間的悶泡方式,對於品質的呈現,並無增益,甚至還會降低喝茶體驗。悶泡過後,典型的特徵,是會導致茶多酚與咖啡鹼大量釋放於水中。
尤其是前2分鐘,咖啡鹼的釋放速度達到峰值。
而人體大量攝入咖啡鹼,百害而無一利,甚至因為咖啡鹼含量太高,容易引起神經興奮,甚至還會埋下痛風的隱患。
沖泡普洱茶老茶,仍舊還是採用循序漸進式,出水快的方法。
不少茶客心有疑竇——老茶經過陳化,毛孔閉塞,不經過悶泡,怎麼會有味道呢?尤其是緊壓茶?悶泡了才有味道釋放吧。
針對老茶的沖泡,要能泡出它的精華,最好的方法,是茶要醒得好。
在正式沖泡前,先將這些老茶醒了。讓它的毛孔充分舒展,讓通道大開,從而確保滋味的釋放。
醒茶,將茶葉置於通風的場所,放在紫砂罐中,讓茶葉與空氣充分交換物質,祛除異味,毛孔舒張。
而後,沖泡前,可快速洗茶兩遍,如此也能達到促使毛孔擴展的作用,以確保老茶的風味釋放。
低於老茶沖泡,能採用的方法有很多,何必非要悶泡呢。
悶泡,可以說是最無奈,最迫不得已的喝茶法。
《4》
若是覺得老茶沖泡麻煩,不妨嘗試煮茶法
普洱老茶沖泡法,並非沖泡一種,若是覺得蓋碗泡茶,紫砂壺沖泡,稍顯礙事,無法泡出濃郁的湯水,可選擇煮茶法。
煮茶法,比沖泡法更能讓物質釋放。
普洱茶煮茶法,不難,甚至比沖泡還簡單。
事先準備好煮茶用具。
對於普洱茶老茶,最好的是用砂銚,陶壺或者是紫砂壺,這裡有著細膩毛孔的茶器,在煮茶的過程中,茶器的這些小氣孔,可有效地吸收一些異味。
與此同時,還能夠修飾湯水,讓茶湯更為細膩柔和,湯水順滑。
並且煮茶法還比較簡單,方便控制。400毫升水,稱5克茶,水沸騰後投入。
水沸騰1分鐘後,即可倒出湯水,而後再用餘溫溫著,湯水將會更加濃醇。
煮茶比例,也方便控制。
《5》
普洱茶,看似五大三粗的模樣,尤其是做成茶磚、茶餅的一些普洱茶,少了綠茶的精細,常常會被粗魯地對待。
悶泡,就是典型的做法。
然,在六大茶類中,不論是何種茶,都不建議悶泡。
普洱茶也不例外。
在六大茶類中,還有另一定律——好茶不怕沸水燙。
若是區區沸水就會把茶葉泡壞,燙熟,那這類茶,不喝也罷。
全文完!
本文歸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