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閱學員初中十月月考佳作精選

2019-10-23     喜閱童行

第一篇:《最好的作品》

學員:周六晚初中班 李文雋

「姐姐!它飛起來了嗎?」夕陽的餘暉照在因快速奔跑而滿臉通紅的小女孩的臉上,她瘦弱的身子在風中穿梭。「沒有!再快點!再快點!」一個稍大點的女孩趴在高高的平台上激動地回應,風中搖曳著一串銀鈴般的笑聲……

幾年前的某一天,我們家迎來了一個新成員——我的小妹妹。她的到來,讓我有了危機感。於是,我總是將她當成一塊燙手的山芋扔在一邊。我喜歡捉弄她,喜歡指使她做壞事、替我背黑鍋,喜歡「欣賞」她哭泣的樣子。在我的精心炮製下,我們倆的關係日益惡化,距離越來越遠。

直到那個夏天……

暑期的中午總是炎熱而漫長,我無所事事,只能搬來一床涼蓆,鋪在最涼爽的一樓,趴在上面,望著面前打開的大門上方傾瀉進屋子裡的一片天空,百無聊賴地數著飄過的雲朵。妹妹坐在離我較遠的地方,翻看一本兒童繪本。最後一頁似乎是簡易風箏的製作方法,她看得十分仔細。過了一會兒,她幽幽地說:「放風箏好玩嗎?真想試一試啊!」我一愣,眼神奇怪地盯著她,心裡有股難以名狀的感覺。突然,我聽到了衣服摩擦涼蓆的聲音,她竟然移到了我旁邊,舉起了繪本,眼巴巴地注視著我。顯然,她對放風箏有很大的執念,才會不顧臉皮地求取於我。看著她清澈的眼睛,我愣住了,想起過去的種種對她的不好,臉上有點發燒。我這個做姐姐的,似乎從來都沒有關注過她的喜好和感受。

鬼使神差地,我第一次放下姿態,接過她手中的書認真地看了一會,緩緩地說:「不然,我們試試看?」耶!她開心地比了個剪刀手。

於是,我們一起將紙裁成菱形,將找來的一次性筷子擺在一起。苦於沒有可以固定的材料,妹妹狡猾地笑著說去爺爺房間裡找。於是,我們就一起貓著腰偷偷溜進了爺爺的房間,拿了爺爺平時捆菜用的橡皮筋,又去奶奶房間順出了奶奶縫衣服的針線球。最後,妹妹將小小的骨架舉起,我對比著尺寸蒙上了菱形的美術紙。然後在尾部系上一條細細的「風箏線」。妹妹覺得有點單調,要留下點紀念性的標誌,於是她在風箏上繪上兩個小女孩的畫像。大功告成!在完成的一瞬間,一股涼爽的夏日晚風吹進屋子裡,吹起了我們共同製作的紙風箏,吹亂了周圍的材料和我們的頭髮。我從未設想過我們有一天會如此融洽而溫暖。

「出去試試看吧!」我起身笑著對她說。我們來到屋前空曠的土地上,妹妹舉著風箏學著書上放風箏的樣子開始奔跑,我爬上了旁邊一個高高的平台上指揮她。她跑得滿臉通紅,急切地喊:「姐姐!它飛起來了嗎?」我趴在上面激動地回應:「還沒有,快了!再跑快一點!」「飛起來了嗎?」「再跑快一點!」漸漸地,妹妹有點上氣不接下氣。我怕累著她,就喊:「飛起來了!」妹妹開心地一回頭,風箏就像應驗了我的話一樣,顫顫巍巍地飛起來了,但只在空中搖曳了不到3分鐘便像折斷了翅膀的鳥兒一樣一頭栽在了草地上。望著妹妹失望的神情,我急忙從高台上下來,抱住她安慰她說:「我們成功了不是嗎?風箏真的飛起來了,真的!」她的眼裡噙著淚光,摟住我笑著說:「嗯!謝謝你姐姐!」。夕陽下,一大一小兩個身影像極了風箏上的彩繪……

即使,那年的紙風箏沒有讓我們體驗到在風中盡情翱翔的感覺,但是它的線繩卻將分岔路上的兩個身影越拉越近,也終將成為我們成長記憶中最美好的作品。

第二篇:《最好的作品》

學員:周日上午初中班 吳邦彥

古厝的角落,是那張熟悉的小板凳,它凳腿上的蝴蝶結已經褪色了,那有些龜裂的表面上,我反覆摩挲著,依晰看見了那刻著的,淺淺的字跡「天下第一凳」。

兒時,我特別想要一張小板凳。而爺爺的手是全村出了名的巧手。我便纏著爺爺教我做小板凳:「爺爺,我想要一個小板凳,而且我不要你幫我,我要自己做!」「囡囡的手比爺爺還巧,肯定可以。」「對!」我呵呵笑,爺爺也笑了,笑紋里刻著他深深的疼愛。

第二天爺爺把挑好的木板拿來,而我兩隻肉嘟嘟的手攥著錘子,連拿起來都困難。爺爺就拿來一把小木錘。我一手緊握著小木錘,一手按著長長的鐵釘。「咚咚咚」我越敲越來勁了,鐵釘頭一點一點地往木板里鑽,發現沒敲幾下,釘子就仿佛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吸進去了,殊不知木板里有打了一半的孔,木板是最軟的木板,還幼稚的驚嘆著自己有洪荒之力。再敲幾下,釘子就不偏不倚地安在了木板里。幾次都如此,從凳面到凳腿,還有橫杆。遠處蟬鳴,耳畔還是咚咚的敲打聲,小木錘一下一下地打在釘子上,村裡的早晨很靜,爺爺安靜在它的安靜里,我默默地沐浴在爺爺慈祥的目光中。汗水滴下,爺爺不說話,我堅持著。「爺爺,我完成了!」「囡囡真棒,這是爺爺見過的最好的作品。」「爺爺,我想刻字。」「刻字很危險哦。小孩子不可以。」「那……爺爺幫我吧。」於是,爺爺那雙骨節分明黧黑的大手,握著我白皙的小手:「囡囡,刻什麼?」我思忖了一會兒:「天下第一凳」我們就在凳面上刻了五個歪歪斜斜。爺爺還在板凳的凳腿上打了兩個粉色的蝴蝶結,後來我才明白那是爺爺為了遮住事後又打下去加固的釘子。

童年裡那小板凳是我與同伴炫耀的資本,我趾高氣揚地說:「你們的板凳是你們自己做的嗎?我的可是我自個兒做出來的,比你們厲害多了。」板凳是我童年的玩具,平日裡的搶凳子,有時纏著粗繩繞到粗樹枝做成鞦韆。板凳是我每天都會帶著的「寶物」,我會時常揀著小板凳坐在村頭,聽大人講許多許多城裡的趣事。板凳記下了那段歲月。

如今,我再次拾起鐵錘、刻刀、木板,我已經可以拿起沉重的錘子,杵著長釘捶了一下又一下,但是釘子沒有再被「吸」進去,只能一點一點往裡鑽,釘子斜著進去,又從旁邊扎出來。汗水浸濕了衣服。打釘子,這麼一個小小的工序,一天才做完了兩個小板凳。卻再也沒有當初那張小板凳的味道。我越做越煩,最後乾脆不做了。

而那張最初的小板凳,才是我最好的作品。那張小板凳帶給我的,是爺爺太多太多的愛,無窮無盡的歡笑,和那段刻進靈魂深處的溫暖童年時光。

指導老師

名師秋季課程,火熱搶報中

珠江新城潭村校區和崗頂龍口校區同時開班,

經典閱讀寫作班尚有少量學位,名額有限,歡迎大家諮詢報名。

董正鋒老師立志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良師與益友,為學生帶來一場豐富的語文饕餮盛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fhaBW4BMH2_cNUgGqS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