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中,山水集團嫵媚的董事長高小琴讓人印象深刻。而現實中的山水集團則少了陰柔,多了火氣,大股東為爭奪經營控制權,甚至糾結數百人強攻總部,甚是狗血。
股權爭鬥的惡果之一,就是68億債券接連違約。而這個坑,至今還沒有填上。
10月15日,山東山水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水集團」)發布公告稱,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已與所有債券持有人達成和解,涉及債券本金68億元。公司已償付其中的45.51億,未兌付債券本金為22.49億元。
一、68億債券違約
此時,距離山水集團2015年11月首次債券違約,已經過去了整整四年。
截至目前,山水集團涉及違約的債券共有五隻,即「13山水MTN1、14山水MNTN001、14山水MTN002、15山水SCP001、15山水SCP002」,債券本金總計68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山水集團為港股上市公司山水水泥(00691.HK)的核心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企業之一,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12戶全國性大型水泥企業之一,位列2019年中國500強。2008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時,山水水泥還是中國第一家在香港紅籌股上市的水泥企業。
但是,正是這樣一家堪稱行業標杆的企業,過去幾年一直處於債券違約狀態,讓小債十分詫異。
2015年11月11日,山水集團發布公告,稱無法足額償付「15山水SCP001」債券,宣告實質性違約。在全部五隻違約債券中,20億的「15山水SCP001」是最早違約,也是規模最大的一隻。
據山水集團公告顯示,5隻債券之所以違約,是因為公司經營權變動導致資金鍊斷裂,融資困難。而公司自2016年起已通過自有的生產經營資金先後與全部債權人達成和解,分期償還違約債券。
小債了解到,近年來,圍繞山水集團的控制權確實紛爭不斷,甚至多次鬧出圍攻總部的暴力事件。
二、兩次暴力事件
公開信息顯示,1997年山水集團前身濟南建材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成立,2004年濟南市政府與山水集團簽署國有資產轉讓協議,由創新投資公司受讓濟南山水集團國有股權,國有正式轉向民營。
2005年,山水集團為在香港上市,註冊成立中國山水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水投資」)。2008年,由於股份公司股東人數不能超過50人,職工股權便以信託的形式由彼時的公司董事長張才奎與另一高管李延民代持。
在此期間,山水集團的實控人一直是張才奎。其人從1986年開始就擔任山東水泥廠廠長,2002年10月起擔任中國水泥協會的副會長,資歷深厚。
但2012年後事情開始有變化。當時國內水泥市場進入調整期,山水水泥的業績出現下滑。與此同時,張才奎決定讓兒子張斌接班。
2013年底,張才奎要求其他7名高管和3939名職工從山水投資退股。但退股方案引發職工們的集體反對。此後,山水集團開始引入中國建材(03323.HK)等戰略投資者,期間亞洲水泥也在不斷增持。
但是,股權變化並沒有讓公司的內部矛盾得到化解。2015年4月,高管和員工組成的利益聯合體與張才奎父子的矛盾升級,並爆發為一場大規模的暴力衝突,最後由濟南警方出手,局面才得到控制,一時輿論譁然。
此後,河南天瑞水泥(01252.HK)半路殺出,2015年2月至4月期間大舉買入山水水泥,耗資超過50億港元,持股比例很快達到28.16%,成為第一大股東。公開信息顯示,天瑞水泥董事長李留法,曾於2011年、2012年蟬聯「河南首富」之位,手中握有中國天瑞水泥(01252.HK)和天元鋁業(08253.HK)兩家上市公司,財力雄厚。
內憂外患之下,2015年12月,也就是山水集團首次出現債券違約後不久,原實控人張才奎父子雙雙出局,李留法出任山水集團董事長。
但是,李留法與山水集團元老之間的矛盾也很快爆發。
2017年1月,公司元老、山水集團副董事長宓敬田被公司董事會罷免。宓敬田對外宣稱此決定無效,並拒絕交出山水集團的經營實際控制權。大股東天瑞水泥與公司元老的矛盾正式爆發。
2017年4月8日凌晨,天瑞水泥一方 600多人手持棍棒、斧頭衝擊山水集團總部,濟南警方不得不再次出動收拾殘局。此次事件的指揮者喻春良(天瑞水泥辦公室主任)等4人因涉嫌聚眾擾亂社會秩序罪,於2018年4月被判入獄。
而由於拒絕交出公司經營控制權,公司元老們持有的山水投資的股份也被香港法院凍結,可謂兩敗俱傷。
三、債務依舊壓力山大
進入2018年後,位列股東的亞洲水泥、中國建材坐不住了。當年5月,公司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天瑞水泥一方出局,中國建材、亞洲水泥入主董事會。中國建材副總裁常張利出任公司董事長。
2018年7月,新董事會任命了新的經營管理層,正式接管山水集團。
但是,截至2019年6月底,李留法的天瑞控股仍是山水集團的第一大股東。而2018年9月,李留法就已在海外和香港起訴,要求對山水集團進行清盤,但至今仍未能將公司的控制權奪到手中。
四年爭鬥,硝煙未散。山水集團的業績近年來雖有回升,但債務壓力仍然很大。
據山水集團2018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底,山水集團營收176.93億元,凈利潤18.37億元。但債務方面,山水集團短期借款為21.81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長期借款為14.52億元,應付債券16.18億元,合計約為52.51億元。
但是,截至2018年12月底,山水集團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24.16億元,貨幣資金為8.21億元。
股權爭鬥尚未休止,債券違約還在「填坑」,22億違約債券本金尚需償付,而山水集團當前的債務問題也已不容有失。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