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完全散去,但人們想要戶外運動的心卻已經蠢蠢欲動了。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市民戶外活動指引」,就戶外運動給出了一些防護提示。
在此基礎上,專家給出了更詳細的建議和注意事項。
環境:人少開闊、空氣流通
戶外運動時,一定要避免扎堆,儘量不要去公共運動場館內;可選擇人群較少的地方,比如江邊、海邊、森林公園等空氣流通的地方;最好避免小區遛彎,通常居民會比較多,街邊慢跑也不可取。
如果在公園、廣場等開放性場所活動時,仍應配合相關部門的防控措施。對於疫情嚴重地區,建議大家在家裡做一些簡單鍛鍊。
時間:早十晚四、避免夜跑
這個季節天氣多變,並不是每天都適合戶外運動。儘量在天空晴朗、萬里無雲時外出運動,如遇到霧霾、陰雨等天氣,建議不要出門。
由於早晚溫差大,最好避免太早出門,尤其有心腦血管疾病等慢病的老人,可以在上午九十點鐘後,下午四五點鐘太陽落山前,外出活動半小時至一個小時;夜晚溫度降低,且空氣品質較白天差,晚上八九點後要避免夜跑等運動。
項目:有氧為主,控制強度
疫情期間,公眾應該單獨活動,避免進行群體性的體育項目,如廣場舞、打籃球、踢足球等,也不要去露天浴場、泳池,避免交叉感染。更不建議攀岩、馬拉松、划船等極限運動和強度較大的項目,尤其從沒有這方面運動經驗的人群,一定不要冒險。
普通人群建議以有氧運動為主,適當進行一定強度的鍛鍊,比如慢跑、打太極、瑜伽、登山、騎自行車等。降低跑步強度,以慢跑為主,同時控制運動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稍稍出汗即可。
不要做大強度、長時間、對抗性訓練,否則容易疲勞或造成肌肉損傷,降低身體免疫力。
此外,戶外運動還需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情:
戴好口罩
戶外運動時最好也戴上口罩,可選用一次性醫用口罩、通氣閥門口罩或運動防護口罩,以減少憋氣感。在空曠且空氣流通,身邊又沒有其他人的情況下,可以不戴口罩,呼吸新鮮空氣,但附近有人經過時,一定要提前戴上。
補充水分
雖然戴口罩不方便,但運動過程中也要適當補水,建議隨身攜帶水杯,不宜飲用過涼和過燙的水。
注意保暖
全國各地氣溫變化較大,要根據天氣穿著厚度適宜的衣服。
清潔雙手
回到家後,要及時脫去外套,清洗雙手,也要洗個澡。
避免接觸
乘坐公共運輸工具去運動場所時,不要亂摸亂碰,接觸口、眼、鼻。觸摸公共物品後,必須洗手或消毒。
來源:綜合自生命時報、北京疾控中心
編輯:彭海波 曹琤媛
「健康杏林」是《醫藥星期三》報的官方微信公眾平台。《醫藥星期三》報是全國郵發的,以中醫藥治療為特色的,刊發醫藥保健、健康養生知識為主的專業保健科普報。開設有「中華醫藥」」中醫精粹「」民族醫藥「」藥膳食療「等中醫專版。全國郵發代號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