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警惕高端白酒漲價引不正之風 酒水消費的到底是虛榮還是產品?

2020-09-24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原標題:中紀委:警惕高端白酒漲價引不正之風 酒水消費的到底是虛榮還是產品?

原創 消費評論酒類融媒體

來源:消費評論網(ID:XFPL1894)
作者:子末

很突然,高端白酒提價被點名批評了。

9月22日,中紀委網站顯要位置突然發布題為《警惕高端白酒漲價引發不正之風回潮》一文。文中指出,臨近中秋、國慶雙節,以茅台、五糧液等為代表的國內高端白酒漲價、提價的消息不斷,多款白酒產品的價格衝上歷史高點。輿論已在擔憂高端白酒價格持續走高,會超越正常人情往來和宴請需求,助推公款吃喝、違規收送節禮等不正之風回潮。

事實上,高端白酒在中秋節前漲價並非只是今年才出現的現象。為什麼在今年才點名批評?有業內人士揣測,一方面白酒漲價不受供求關係影響,讓人看不懂;另一方面可能與最近白酒股價集體"飛升"有關。

越老越貴,越滯銷越漲價

白酒企業漲價的行動年年上演。為什麼漲價?白酒企業常用理由大致有"原料成本上漲","市場供求情況","企業發展戰略需要"等。

原料成本上漲,很好理解。如,酒類包材成本上漲。9月17日,亞太森博、山東晨鳴、太陽紙業、大河紙業、江河紙業等紙廠發布漲價函,分別對雙膠紙、靜電複印原紙、銅版紙等文化紙紙種上調300元/噸,10月1日起再次上調200元/噸。

原材料成本上漲,最終價格就要上漲?其實不一定。漲不漲,漲多少,這就需要結合經濟學中另一個重要概念,需求。即,市場供求情況。

價值決定價格,價格受供求關係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這是經濟學對價格波動的經典解讀。然而這個解讀到白酒這裡是走不通的。

據不完全統計,9月以來,已有7家白酒企業官方宣布對旗下產品進行提價,包括五糧液、洋河、國窖、水井坊、郎酒等品牌。不過,這些宣布提價的酒企,其產品在線下銷售門店仍被經銷商以漲價前價格出貨。

市場並沒有需求,但是白酒企業就是硬漲,服不服?為什麼如此不合邏輯的漲價,經銷商會買單?因為,白酒企業會告訴你另外一個邏輯:酒越老越貴,所以只要經銷商有足夠資金與時間周旋,那麼,白酒這門生意保准不虧。

另,有業內人士透露,2020年在疫情下,其實白酒企業的真實銷售數據並不理想,反而需要更迫切的漲價,以此讓各經銷商來分擔壓力。

面子消費,主力群體不變

2013-2014 年中央及地方加速收緊三公消費支出,導致白酒公務消費占比迅速降低,消費者結構的劇烈變化導致白酒行業進入了深度調整期,尤其是高端白酒。

如何應對"三公"受限政策下的消費群體轉型?成為高端白酒當年的第一課題。為了走出困境,白酒行業嘗試加大政務消費之外的其他群體拓展,比如不斷向商務消費、旅遊消費、休閒消費、家庭消費等轉變。事實上,效果甚微。

另一方面,白酒行業似乎又十分幸運。因為人們總是十分"健忘",所以在2014年第一季度後,白酒公務消費帶來的消費者結構已基本調整完畢,行業一般性消費也回歸正常,白酒板塊收入增速開始趨勢向上。自2015年開始,白酒行業開始進入恢復期,白酒企業也開始逐漸放鬆了對其他消費群體的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3 年之後,白酒行業產量、銷量均進入到個位數增長時期,但是該時期行業收入依舊保持不錯增長,尤其是規模以上酒企,2017年以來的收入、利潤依舊能維持雙位數增長。利潤雙位數增長,很顯然應歸因於白酒消費價位結構的持續優化,即漲價帶來的溢價。

儘管,當下白酒行業不斷的強調年輕化、新零售渠道等,事實上,高端白酒的主力消費人群並沒有太大的改變,依舊是商務接待、送禮、團體消費等"面子"消費。

酒是面子消費,這是歷來就有的說法,且是被大多數人認可的說法。尤其是對於高端酒而言,價格必須貴,因為送禮、請客不能"丟范兒"。消費升級也好,"少喝酒、喝好酒"也罷。凡是上升到"面子"問題,那就無關於性價比,只要貴就行。

7月16日,人民日報旗下的新媒體平台曾發表了一篇題為《變味的茅台誰在買單》。文中指出"茅台酒憑什麼成為官場腐敗硬通貨?……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炒的,更不是用來腐的。"當時,就把茅台砸昏了,茅台股被砸出了近8%的坑,不過這個坑後面慢慢就被填上了。

諾,面子消費就是那麼硬核。

所以,對於這次中紀委的發文,有不少內業人士樂觀的認為:如果沒有相關政策出台,一則新聞只會影響市場情緒,不會影響行業長期基本面發展。

真的沒影響嗎?

高端白酒漲價的通知已發,固然是不可能再收回來的。所以,對於白酒終端市場而言,沒太大影響。只是會影響部分消費者的消費情緒,所以,或許今年的中秋、國慶白酒銷售或將遇冷。

相對而言,白酒股民則"瑟瑟發抖"。

據悉,在中紀委文章發出後當日,茅台五糧液股價迅速回落,但跌幅並不大,只有1%左右。9月23日早盤,白酒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早上10點,ST捨得跌5%,口子窖、五糧液、山西汾酒跌逾3%,水井坊、瀘州老窖、金徽酒等多股均不同程度下跌。

儘管如此,不少內業人士依舊看好白酒板塊,他們認為,整個白酒股板塊在短線上可能都要受到影響。不過從中長線看,影響不會太大,因為這對白酒企業的生產經營不會產生直接的衝擊。

值得注意的是,中紀委官網雙節前發文已在引發市場對白酒板塊的擔憂,但機構方面依然在看好這一板塊。

天風證券發布的研報就指,酒企雙節價格仍堅挺,建議投資者持續堅定推薦白酒板塊。申萬宏源報告也指,高端酒價格堅挺,繼續看好白酒龍頭。山西證券發布的食品飲料行業資金倉位變動研究更是直言,行業基金持倉比例環比提升,白酒更受資金青睞。

諾,面子消費就是那麼硬核。

不可否認,中紀委這篇文章確實炸了。但,如果沒有後續,行業人士還是比較樂觀的。但,在消費君看來,白酒歷史淵源久遠,值得我們去好好保護,切不要輕易損害。面子消費可以有,但要適度。說到底,如果白酒引不正之風的話,那也是市場賦予了高端白酒金融屬性。

按理說,現在已經開始大力提倡勤儉節約,出去點菜都不讓多點,防止浪費,那麼茅台等高端白酒這個事,也該重新再管管了。

酒水消費的到底是虛榮還是產品?酒友們你們認為呢?歡迎文末留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W-D1vnQBURTf-Dn5W2v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