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節氣迎初雪是好兆頭嗎?春節怕難有好天氣,明年還有倒春寒嗎
昨日晚間,全國很多地方迎來今冬第一場降雪,據了解這是很多地方入冬以來下的第一場雪,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一時間朋友圈都被這遲來的大雪刷了屏。很多人感嘆,這下才有點冬天的味道了,冬天不下雪總覺得是個假冬。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昨日剛好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寒節氣,小寒剛到就迎來降雪是不是好兆頭?俗語「小寒宜雪不宜晴」又是啥意思?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下。
一、今年是暖冬嗎
今年冬天不太冷,這似乎成了大家的共識,因為進入冬天這麼久了,溫度一直徘徊在10℃左右,偶有大風降溫也是毛毛雨,溫度始終都在零度以上,跟往年的冬天相比,今年冬天的確是暖和。所以很多人預測今年應該是個暖冬,那麼春天很可能有倒春寒。直到昨天的這場雪到來,人們才意識到冬天來了,這裡改用一句古詩,忽如一夜北風來,千樹萬樹銀花開。今年的第一場雪雖然來得遲,不過卻非常意義,由此可見,今年也未必是暖冬,只是冬天有延長的意思。
二、俗語「小寒宜雪不宜晴」啥意思
農村有一句俗語「小寒宜雪不宜晴」,說的意思是到了小寒這天,如果天氣晴朗是不好的,如果下雪就是好徵兆了。因為地里的小麥急需大雪覆蓋,如果年前沒有下雪的話非常影響小麥的產量,「雪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大雪是水的化身,凝結成雪花將小麥覆蓋起來,既起到保暖防凍的作用,還可以滋潤生長,所以等到麥子收穫的時候產量很高。小寒節氣處在二九「和」三九「時間,因為1月9號就進入「三九」天,「三九四九冰上走",說明這時候天氣已經非常寒冷了,這時候最容易迎來雨雪降溫天氣,造成地面結冰。
三、「雨夾雪下半月」啥意思
今天已經是陽曆2020年1月7日,農曆臘月十三,距離農曆新年還有17天,而從昨天開始全國很多地區就開始降雪,到了今天早上已經轉成雨夾雪。在農村臘月下雨夾雪,老人們都特別憂心,因為在農村流行一種說法「雨夾雪下半月」,意思是趕在臘月下雨夾雪,一下就會下半個月,一連十幾天的雨雪天氣的確讓人很難受,天氣冷就不用說了,關鍵是春節快到,正是人們採購年貨、走親訪友的好日子,天氣不好很影響出行。
四、過年天氣怎麼樣
根據這句俗語,今年的雨雪天氣估計會持續時間比較久,那麼到春節期間天氣估計不怎麼好,希望不要趕上雨雪天氣才好,要不然走親戚也是個問題。不過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這畢竟只是人們總結的經驗,具體的天氣情況還是得靠天氣預報,春節期間出行多關注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出行時間。馬上就快放假了,大家回家過年的時候雨雪天氣一定注意行駛安全,遇到路面結冰天氣儘量不要出遠門。
五、明年還有倒春寒嗎
前一段時間很多人討論,今年冬天不冷,估計過完春節會出現「倒春寒」,所謂的「倒春寒」其實就是春天已到,但是天氣會有反覆的降溫現象,這對農作物的生長很不利,也比較影響農民耕作,所以在農村大家都擔心會有倒春寒。明年有沒有倒春寒其實現在還未可知,這就要看大寒節氣的溫度如何了,如果大寒節氣比較冷,那麼春天可能會有」倒春寒「,如果大寒節氣不太冷,那麼春天應該也就比較暖和了。
關於「小寒宜雪不宜晴」、「雨夾雪下半月」大家想必都已經了解了,今年的小寒節氣趕上降雪是個不錯的兆頭,這就代表明年的莊稼收成不錯。二十四季節和民間俗語都是人們經過長時間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不過也不是絕對的,只適合參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VHkXhW8BMH2_cNUgiN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