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之前,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上廁所是我們每天都要辦的「人生大事」,但很多人會忽視掉「沖水前,隨手蓋馬桶蓋」的小動作。
這可能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哦~
因為沖廁所時,高速的水流在進入下水道時會形成巨大的衝力,會將部分排泄物顆粒(比如你的便便,尿尿),以及排泄物里攜帶的各種細菌沖離大部隊;
它們會以「氣溶膠」的形式飄散在衛生間裡~停留在空氣中、你的牙刷上、你的毛巾上等衛生間的物體表面。
註:廣義上,氣溶膠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直徑 0.001~100 微米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
已經有各種研究證實了,這個「悲慘的事實」:
感覺自己這麼多年,
都在廁所「吃屎」了~
不僅如此
市面上的馬桶,大致分為虹吸式與直衝式。
雖然兩種類型的馬桶,都會噴射「液體微粒」,但是根據工作原理,虹吸式馬桶產生的含量比直衝式馬桶低,而且噴射距離也相對較短,所以使用虹吸式馬桶會更「乾淨」一些。
當然,也有不少家庭以及大部分公共廁所,用的是蹲坑。
這就更刺激了,因為蹲坑常用的是加壓系統,沖水閥沖一次廁所產生的液體微粒數量可以達到14.5萬個,是坐便式馬桶的3倍。
感覺只要衝一下,整個房間都充滿了不知名的「物質」....真是要口吐芬芳了。
先別急著哭,雖然這些帶著排泄物和細菌的液體微粒,感覺上是很髒,但大部分並不會致病,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病原體是否致病,和細菌毒性、數量、以及人體自身的免疫力有關)
不管是從衛生角度,還是健康角度,平時沖廁所,最好還是要蓋上馬桶蓋,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便便攻擊」。
如遇蹲坑的話,那只能建議,不要別人一上完廁所,你就馬上進去,最好先讓不知名的「物質」沉澱一下,或者可以戴上口罩~
更重要的是,要對馬桶,特別馬桶蓋,還有衛生間進行定期消毒。(它們實在承受太多攻擊了)
平時衛生間多開窗通風或者換氣乾燥,也能抑制細菌生長,想要更穩一點,牙刷、毛巾、漱口杯這一類物品最好不要放在衛生間。
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藉助一些裝置(比如新風系統之類的),能夠自動進行快速除濕,引進新鮮空氣,起到凈化效果。
好啦,該說的我都說啦
蓋不蓋馬桶蓋
你們自己看著辦吧~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記得點贊、關注
或者分享給更多人~
版權聲明:本文為健康之路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