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之錘一路從莫斯科打到柏林,如今重現戰場,到底對付誰呢?

2020-05-15   萌寶小物語

原標題:史達林之錘一路從莫斯科打到柏林,如今重現戰場,到底對付誰呢?

如果打仗自然少不了各種武器裝備,在一些戰亂地區,對於裝備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於是發生了許多讓人想不到的事情,真的可以說:有想不到的,沒不可能的!如今在烏克蘭內戰當中,人們驚訝地發現越來越多的許多老式裝備出現在戰場上,在2020年時,人們發現一款沒有印象的裝備:B-4重型榴彈炮。

這是一款相當有歷史,也相當有名,曾經讓德軍膽寒的重炮,沒錯,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由於威力大,當年有史達林之錘之稱,在二戰之中,屢立軍功,一路從莫斯科打到柏林,為二戰結果發揮了重要作用。沒想到時隔80年後,這款重炮再次亮相戰場,出現在烏克蘭東部地區,不管怎麼說都是一個新聞了,老爺爺重新入伍了!

B-4重型榴彈炮,又稱:M1931式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研製於1926年,1930年定型,次年交付服役,研製目標為,一款攻堅火炮,以便於攻堅要塞和城市作戰。

無論怎麼算,B-4可以說是一個龐然大物,戰鬥全重達到15.8噸,放到今天也許不算什麼,但是在上世紀30年代絕對是相當笨重的火炮,自由自重大,不得不採用履帶式炮架,僅具備有限的機動能力,牽引時速最大只有15公里。火炮的口徑為203毫米,炮管長5087毫米,自重達到5.2噸。採用分裝式彈藥,有一小型起重機用於裝填彈藥,炮彈發射速度較低,每分鐘一發的水平,最大射程為17.5公里,當年為非常高的水平了,放到現代只能說一般了。使用的彈藥種類相多,包括:混凝土穿透彈和尾翼穩定炮彈等。

即便存在一些不足與缺點,但是大威力的特點讓人相當的滿意,當年不久蘇軍喜歡,連德軍也一樣喜歡,將繳獲的B-4榴彈炮換個編號自己繼續使用。本來這款火炮被編入集團軍直屬炮兵部隊,應是遠程壓制的好手,在實戰當中,往往幹著炮兵拼刺刀的事情,把火炮推進到前沿250-400米處,以求最佳打擊效果,這一戰術在柏林戰役發揮的最為經典。

由於在實戰中的良好表現,這款火炮的生產一直持續到1949年,原產量超過1200門,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才完全退役,原本人們以為只能在博物館出現的重炮,如今重登戰場。

不管它屬於誰,都不能不讓人相當吃驚,到底對付誰呢?也許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但是到底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依然讓人懷疑,現代戰爭當中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僅僅依靠大威力已經不能夠發揮什麼多大的作用,由於過於笨重,轉換陣地非常的慢,一旦開火太容易引來壓制火力,相當不安全。

如果論到老舊,B-4重型榴彈炮算不上什麼老壽星,僅以烏克蘭來說,曾在二戰時廣泛使用的裝備屢次亮相,在其他地方的衝突中,一戰以前的老式機槍也沒少出現,許多事情超出了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