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碘」,大家聽過最多的就是「碘鹽」、「甲狀腺疾病」等話題,除此之外,小夥伴們對「碘」還了解多少?「碘」對健康會產生哪些影響?
「缺碘」有哪些影響?
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在人體內主要參與甲狀腺素的合成,甲狀腺素在人體內參與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能量代謝,促進生長發育等。因此,當人體缺碘時,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的影響:
影響腦部功能
缺碘會影響生長發育,尤其是大腦發育。使大腦喪失認知能力,引起不同程度的智力殘疾,比如:智力低下、聽力語言障礙、運動神經障礙等。
引發甲狀腺疾病
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誘發甲狀腺疾病,常見的有:甲狀腺腫,也稱「大脖子病」,症狀嚴重時會表現出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
除此之外,有些成年人還會因為缺碘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日常表現為:體能下降、易疲倦睏乏等。
對孕婦的影響
當孕婦缺碘時,會面臨早產、流產、死胎或致畸的風險,也有可能導致嬰兒先天耳聾。
對嬰幼兒的影響
當嬰幼兒缺碘時,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干擾大腦的正常發育,常見的有:地方性克汀病,俗稱地方性呆小症,這種神經系統的損傷往往是不可逆的,患兒多表現為身材矮小、聾啞、智力低下、言語障礙等。
哪些食物可以補充碘?
雖然,我國早在2000年基本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但是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補碘,碘缺乏病也可能會捲土重來。
現階段來說,食用「碘鹽」是最方便、最有效的補碘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為防止碘丟失,做飯的時候不宜過早放入碘鹽,避免用碘鹽爆鍋、長時間燉、煮。
對準媽媽們來說,每周吃一次海產品也是個不錯的補碘方法。例如:紫菜、海帶、乾貝、海參、海魚等。另外,乳製品、雞蛋、豆腐乾、堅果等食物含碘量也相對較高,可以一定程度上達到補碘的效果,但是,要注意適量食用哦!
在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生活在水源性高碘地區或患橋本氏甲狀腺炎、甲亢等疾病,可遵醫囑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
碘過量了有什麼危害?
小夥伴們也不要盲目補碘,攝入過量的碘,也會誘發很多甲狀腺疾病,例如:碘甲亢、甲狀腺機能減退、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等。
缺碘或者補碘過量都會對甲狀腺產生不良影響,根據中華醫學會公布的《中國十城市甲狀腺病流行病學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我國十城市的甲狀腺結節患病率為 18.6%。可以說,甲狀腺健康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當身體出現:情緒激動、失眠、脖子增粗、疲乏無力、焦慮抑鬱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