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五附院成功實施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肝癌射頻消融術

原標題:鄭州大學五附院成功實施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肝癌射頻消融術

來源:肝膽胰腺外科 仝昊

2020年7月24日,鄭州大學五附院肝膽胰腺外科團隊在省內率先成功實施 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肝癌射頻消融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效果滿意。

62歲患者郭某被診斷為肝癌、膽囊結石2周,術前行磁共振檢查明確腫瘤位於肝S4段,與膽囊關係緊密。考慮到患者拒絕創傷較大的手術治療,在麻醉科胡強夫主任團隊及超聲診斷科楊青主任團隊的協助下,李曉勇主任醫師對患者行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射頻消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與CT等引導方式相比,超聲影像融合系統擁有 實時性、無輻射、體積小、便於移動等優勢,因此兩種手術在一次麻醉中完成,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

圖1 將影像學圖像與超聲圖像進行對位融合

圖2 李曉勇主任(左)與楊金雨醫師(右 超聲科)在超聲引導下穿刺布針

圖3 腹腔鏡下可見膽囊壁無損傷,腫瘤消融邊界清晰,定位精準

科普

超聲融合影像導航系統是一種將超聲圖像與其他影像學圖像(CT/MRI/PET等)相結合實時動態觀察的新技術,能夠通過幾種對位方式將超聲圖像和 CT/MRI/PET等圖像空間對應,鎖定空間位置,並在超聲實時掃描中利用選定的其他影像進行導航。其優勢在於通過傳統二維超聲與CT等融合達到三維空間的定位引導效果,確保精準治療,提升手術效果的同時降低併發症的發生。術後行超聲造影觀察治療效果,確定腫瘤已完全滅活。

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技術已經成熟地應用於肝內腫瘤的微創消融。臨床研究表明對於肝內腫瘤病灶,超聲影像融合導航下能較為準確地顯示病灶邊界,特別是對於<1CM的微小肝癌,可通過多影像的融合導航聯合實時超聲迼影,避免腫瘤病灶的遺漏。

鄭州大學五附院肝膽胰腺外科結合自身優勢,將多影像融合超聲導航系統與納米刀消融術聯合應用於局部進展期胰腺癌、肝門部膽管癌和肝癌的精準微創消融治療,有效緩解患者病痛,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肝膽胰腺外科技術力量雄厚,人才結構合理,擁有外科手術、射頻消融、腹腔鏡微創和腫瘤綜合介入治療為一體的多學科專家團隊,設有腫瘤射頻治療中心,納米刀國際培訓中心河南分中心,微創治療中心,分子診斷及靶向治療研究基地。其中教授、主任醫師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3名,主治醫師及主管護師12名,中高級職稱人員占80%以上,已培養碩士研究生10餘名,長期承擔鄭州大學研究生、本科生的理論課程及臨床實踐教學任務。科室成熟開展肝膽胰腺腫瘤多學科協作綜合治療(MDT),成熟開展高難度複雜肝臟腫瘤切除手術(包括中央型肝癌切除、肝右三葉切除、擴大左半肝切除);肝門部膽管癌根治及擴大根治手術;肝內外膽管結石及膽道狹窄的手術治療;高位膽道損傷一期整形修復重建;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段胰腺腫瘤切除術、胰體尾腫瘤切除術、胰管切開取石並胰管-空腸吻合術;門脈高壓症斷流與分流術;布加綜合徵下腔靜脈球囊擴張術、人工血管搭橋術、轉流及根治性隔膜切除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下腹股溝疝修補術(TAPP、TEP)、經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原發性、轉移性肝癌及不可切除胰腺癌的納米刀消融及射頻消融手術;肝動脈介入栓塞治療中晚期肝癌等手術。

抖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_8ZnnMB9ODqL9zErF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