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業績預虧 深陷環保門 林印孫的壞巨人思考

2019-08-21     首條財經

來源:首條財經——首條研究院

問題纏身的正邦科技,又有消息了。


圖片來自網絡


股票質押

8月20日,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正邦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江西永聯農業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永聯」)為融資需求,向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質押1690.14萬股。

公告顯示,截止20日,江西永聯持有正邦科技股份528,746,049 股,占其總股本21.71%;此次質押股份為 16,901,409 股,占正邦科技總股本的 0.69%;累計質押所持股份為 427,448,076 股,占正邦科技總股本的 17.55%。

目前,江西永聯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正邦科技股份 1,004,943,937 股,占公司總股本 41.27%,共累計質押 454,448,076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 18.66%,占其及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份的 45.22%。

輿論風口

資料顯示,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法人代表為程凡貴、實控人為林印孫。主要從事飼料、生豬、獸藥及農藥的生產與銷售,並為養殖戶和種植戶提供產品、養殖技術服務、植保技術服務等綜合服務。為正邦集團旗下上市企業。

正邦集團是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54位、中國製造業500強第112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6位、江西省民營企業100強第一位。

不難看出,正邦科技實力雄厚、是農業綜合服務行業的龍頭企業。不過,近一年來,這家龍頭企業日子過得頗為不順,一路跌跌撞撞,屢上輿論風口。

首先是業績問題,2019年4月20日,正邦科技發布2018年報,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3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3.21%。

接著,6月21日,正邦科技發布更正信息,稱經核查發現,由於工作人員疏忽,誤將2018年前5大銷售客戶及前5大供應商相關數據填寫錯誤。

就在一些投資者討論正邦科技嚴謹度與業績下滑關係時,更大的雷又暴露出來。

環保門

6月24日,華夏時報刊發文章《正邦科技屢遭環保罰單 環保部督查組曾點名批評其旗下子公司》,揭露正邦科技在2018年僅因污染問題就被點名批評10多次,有違一家上市企業的基本責任底線。

消息一出,輿論譁然,引發了股價的持續震盪。6月27日,生態環境部回應正邦科技污染問題,副部長翟青表示一定嚴肅查處。

至此,正邦科技的環保門事件,開始迅速發酵。無論是林印孫還是正邦集團都陷入十分被動的局面。

如何扭轉這一尷尬境遇?

7月9日,正邦集團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聲稱華夏時報利用舊聞,敲詐勒索正邦科技,有錄音記錄為證。

當日,華夏時報發文,稱內容屬實,對正邦科技不實指控和惡意誹謗,已啟動法律程序維護利益。

於是,環保門劇情開始變得狗血起來,截止目前,雙方沒有更新的消息動作發出。不過,一地雞毛之下,正邦科技屢屢發生的環保問題,還是讓這家上市企業的龍頭形象大打了折扣。

內幕交易質疑

敏感時期,正邦科技的不爭氣業績又來攪局。

7月11日,正邦科技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半年度虧損2.5億至2.8億,上年同期虧損1.91億元。本期虧損主因是,2019年第一季度生豬銷售價格較低,成本有所上升。另外,公司擬將所持正邦作物保護100%股權轉讓給關聯方江西永聯,轉讓總價款為13.14億元,此項將增加凈利潤約6.9億元。

連串問題頻頻襲來,正邦科技開始持續下行,這摩擦著投資者的信心。持有還是割肉成為一個關鍵問題。

一些投資者開始了減持行動,當然也有逆勢買入者。

比如,8月12日,正邦科技財務總監周錦明的親屬周琳以18.27元/股價格買入公司股票1.35萬股。

消息一出,又引來一波聲討。眾所周知,8月22日是正邦科技2019年半年度報告預約披露日,其高管親屬的買入行為是否涉嫌內幕交易?

對此,正邦科技表示,周錦明在周琳買入公司股票前並不知情,知悉後立即要求其按照相關規定做出了「自買入公司股票之日起6個月內及法律法規規定的期限內,不會減持正邦科技股份」的處置承諾。同時就本次行為造成的負面影響深表歉意。

這樣的回覆,顯然無法安撫市場情緒。

一個個問題大瓜,一再刷新市場認知,相信再淡定的投資者也有些吃不消。

有專家表示,業績集中披露階段,也是董監高親屬進行股票違規交易的高發階段。世上不存在非故意一說,所有高管都參加過內幕交易和打擊內幕交易的培訓學習,還會發生這種事,說明違規成本太低。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提高處罰力度,不能只單純沒收收益、道歉、罰款了事。而應從法律法規上走出更嚴規範,以此來捍衛市場準則、投資者利益。

壞巨人思考

可以說,上述專家的觀點,代表了眾多投資者的心聲。接連發生的諸多問題,還原了正邦科技的本來人設。拷問著這家龍頭企業的專業、敬畏、責任之心。

在首條財經看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定意義上說,作為行業龍頭,更應注重規則、規範,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用一顆精進之心,做出領軍者的價值表率。

而正邦科技的上述做法,有違基本的資本操守、更與龍頭形象相差甚遠。粗放打法衍生出種種問題,摩擦投資者、監管層的忍耐線。

值得強調的是,不斷惹禍的壞巨人,反殺力更大。看看康美藥業的一地雞毛,就知道後果多嚴重。也許,是該做出改變的時候了,如何迷途知返,考驗著程凡貴、林印孫的大智慧,首條財經也將持續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TIFJs2wBvvf6VcSZ7le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