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好的感情,也撐不住挑事的婆婆

2019-12-05   太后色


婆媳關係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式婚姻的千古難題。


電視劇《我們倆的婚姻》里,有這樣一段台詞:「所謂婆媳關係,本來就是婚姻的副產品,沒有任何直接關係的婆媳,在一個家裡長時間和平共處,這怎麼可能?」


很多女人在沒結婚之前,總覺得只要真心交換,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婆媳矛盾。


事實卻是,如果遇上不明事理的婆婆,再掏心掏肺都沒用。


你對她好,她作為長輩,覺得理所當然,你對她不好,她會到處說你如何不懂事,如何不賢惠。


你拿婆婆當親媽,但她未必拿你當親生女兒,在她的心裡,你始終是個外人,是個生兒育女的工具。




網上有句話,說現在有的女人希望自己的另一半是「有車有房,父母雙亡」,因為這樣就不會存在難以相處的婆媳關係。


有數據表明,大約47%的夫妻因為沒有正確處理好婆媳關係,家裡就會大戰不斷,小戰不停,很多人甚至走到了分開的局面。


當「強勢的婆婆」遇上「不服軟的兒媳」,平靜的生活里,總有一股火藥味在蔓延。


電視劇《雙面膠》中,原本恩愛幸福的小兩口,可婆婆來了之後,整個家庭就充斥著夫妻矛盾、婆媳矛盾。


在婆婆眼裡,麗鵑一無是處,渾身缺點,好吃懶做,整天無所事事,不懂勤儉持家,花錢大手大腳。


婆婆對媳婦的態度,其實是老公默許的,所以,她敢對著兒子數落媳婦麗鵑:


「她那叫吃肉?一碗紅燒肉我切28塊,你吃8塊,你爸吃7塊,她一個人吃13塊」;


「你看你們那一柜子衣服,她有幾個身子啊?過日子哪樣不要錢?這花花,那花花,一個月能存幾個錢」;


……


殊不知,麗鵑為了愛情,不僅彩禮不要,娘家還倒貼錢買了婚房。


不幸的是,每次婆媳發生爭執,男主李亞平都站在他母親一邊,還在母親的慫恿下,和母親一起擠兌麗鵑,甚至對麗鵑大打出手。


婚姻中,做為男人一味的偏向任何一方,都容易讓婚姻的天平失衡,如果遇到這樣的婆婆和丈夫,對女人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


在感情當中,男人的意見非常重要,如果真的疼愛媳婦兒,孝順老媽,就一定不會偏聽偏信,不會沒有事非觀,而是想法設法調節兩個女人的關係。


最好的婆媳關係,「婆婆不挑事兒,兒媳不找茬兒」。


家是休息的場所,不是比武場,既然都是一家人,沒必要針尖對麥芒,劍拔弩張。


有個朋友,家在城市、書香門第、膚白貌美、工作體面,最後卻「下嫁」了。


婆家條件不好,兩萬塊見面禮都是小兩口事先給公婆的,好讓婆家體面些。


結婚第一年,婆婆就檢查出來患了腫瘤,幾個月的化療花了小兩口幾萬積蓄。


作為好友,我們覺得她真是命不好。


然而再次見到她,我吃了一驚,她略施粉黛,氣色極好,我問:「怎麼,老公發達了?你當富太太了?」


她說:「外債還沒還完呢。」


我說:「那你怎麼一點沒有壓力很大的樣子?」


她笑著說:「錢這東西,慢慢掙就好,家裡人都挺好的,這就夠了。」


原來,婆婆病情穩定下來,為了不打擾小兩口的生活,執意回了老家。


不久她懷了孕,兩位老人來了城裡,把她照顧得貼心貼肺無微不至。


我問她:「你覺得婆媳關係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她想了想,說:「互相尊重主權、互不侵犯和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現在的她,家中老人體貼,孩子可愛,老公上進,工作順利,和諧又幸福。


很多婆婆認為,自己和兒子才是一家人,兒媳婦是外人,其實兒子一旦結了婚,就已組建了新的小家庭。


那個小家庭的女主人,可以照顧好丈夫,可以打理好那個家,而婆婆要做的就是,對兒子放手,得體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