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條不明白,你就不懂紫砂壺

2019-09-02   紫砂壺記

現在的紫砂市場可謂是道德滑坡,到處充滿銅臭之氣,茶人壺友們想買到一把「貨真價實」的紫砂壺,越來越難。


想買到一把好壺,實踐很重要。在選壺過程中,至少要從以下八個方面入手,才能有所得。

明了當前紫砂市場亂象

現在市場上灌漿壺、手拉坯壺、機車壺等大行其道,來冒充傳統手工技藝製作;代工泛濫,不僅會制壺的人請人代工,不會制壺的人也會請人代工。


灌漿壺



手拉坯



機車


不會制壺的人,請人按自己的要求製作,最後落自己的款,進行虛假宣傳,更有甚者還偽造假職稱(買壺請注意甄別),代工壺一般數量較多,百度檢索一下各大平台同一個工藝師可能會有幾百款茶壺同時銷售。

泥料的秘密

便宜的垃圾壺,大多都是用化工泥料,而很多商家依然以黃龍山原礦泥料宣傳。以下展示一些原礦石。



黃龍山 朱泥原礦


黃龍山4號井天青泥原礦


烏泥原礦 宜興陶瓷博物館

紫砂泥料主要以紫泥、紅泥、團(段)泥為主,原礦黑泥、本山綠泥等很少。市場上有很多紫砂泥料,都是添加了金屬氧化物的,卻仍以原礦紫砂宣傳。如添加氧化錳可以調製黑泥,加鐵紅粉可以調製朱泥。



添加鐵紅粉的朱泥


添加化料的劣質大紅袍


那些品質不好的壺,可能有一些是低檔的泥料,或者是別的化學元素混合一點紫砂泥調配而成,這種情況下,就不是正宗紫砂料,泡茶效果與手感都沒那麼好。大家不妨經常對比一下,好泥料與差泥料所制砂壺的區別。

做工真假難辨

現在網絡上很多關於鑑別全手工、半手工的文章,但你要明白,這些特點你知道,紫砂壺造假者更知道,何況這些區別方法只是通常而言,並不是百分百有效,且對外行人來說本就很難,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要人云亦云。



仿古如意

有時半手工未必不如全手工,如果一把壺的整體品質上去了,你又沒有特別的要求,就不必去糾結全手、半手的問題。

正因購壺者會有全手、半手的疑問,有的紫砂藝人,會將全手工制壺的整個過程錄製下來,正是真金不怕火煉,要向這些紫砂藝人致敬。


底槽青 景舟石瓢


燒制之魅

紫砂燒制的目標,就是要使紫砂器物燒清(燒清是窯場俗語,是指坯件進窯燒到預想的溫度,成品達到預想的理化性能和色澤肌理),使紫砂器燒結,但並未達到碳化(焦黑)、鈣解(出現針眼、氣泡)程度。

燒成時的溫度和氣氛不同,燒成作品的顏色與緻密程度,也會隨之變化。



4號井底槽清井欄 1200度燒制


4號井底槽清井欄 1300多度燒制


尤其是優質泥料,燒制窯溫跨度大,顏色變化亦大,尤其是高溫與正常溫度相比,紫砂壺的顏色會完全不同,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美感體驗;有些紫砂壺的特殊燒制效果,是用特別的窯爐燒制的,如果在通常的窯爐燒不出特殊的效果。



天青泥1420度高溫燒制 瑞韻壺

專業拋光、專業養壺


專業拋光,也就是一台砂輪機,把砂輪卸下,換上拋光片,就是那種像洗碗布一樣的東西,可以很快地拋光,又不傷紫砂壺。再者,明針工藝做得不到位,也可以通過拋光來彌補。


未拋光壺(左)與拋光壺(右)對比


專業養壺,一般第一遍先拋光、然後再淋茶養壺,如此反覆,很多時候不是一遍就能成功,但需要的時間不長,一般在三四天左右,養一把壺的價格也就幾元錢。



批量養好的壺

專業養壺、專業拋光都是大批量的,以機車壺、手拉坯壺等居多。通過專業養壺、專業拋光之後的紫砂壺,有了好的賣相,某寶上比較多這類壺。

區分晶潤之光與和尚光

真正好的紫砂壺看起來不艷,強光下又不刺眼,給人以溫潤的感覺。如果在顯微鏡下,晶體面為大、小不同的反光點,折射出的光即為晶潤之光。如下圖紫砂晶體面的結構。





外山料等劣質紫砂泥料,雖然也是凹凸不平,但顆粒表面與顆粒之間都是脂漿,反光面是連續的。這類壺經過擦養後、油光鋥亮,這就是和尚光,如下圖。



好壺經過一段時間的擦養後,在不同深度的皺面上,因吸附上茶水油脂而反出折射光,反光點的密度大大增加,且是在不同深度折射出來的,看起來光有厚度,感覺像光雲,又由於晶體點折射出來的光是散的,又像光霧。




仿古壺 泡養前後對比


真正的原礦紫砂、好的泥料,在泡養百日左右,就會撩起紫砂壺包漿的神秘面紗。泡養紫砂壺,並不是多難的事,在精心養護之後,不見包漿的端倪,只能是壺的問題。

感謝閱讀,請點擊關注,每天持續更新紫砂內容,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費領取粉絲大禮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