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買茶,不少茶友表示本來是歡歡喜喜買茶去,結果往往是買貴或者被以次充好。
在魚龍混雜的茶葉市場上,不僅茶葉產品可能出現假冒偽劣現象,茶老闆的話術也可能讓你身陷迷途。那麼,為什麼有的人每次都能被茶商忽悠住呢?難道就沒有什麼可以防範的嗎?
下面收集了茶商一般會使用的賣茶話術伎倆,只要看透了對選茶自然是大有幫助的。
「不苦不澀不是茶」
只要接觸過茶,總會聽過這句話,而這也是忽悠指數最高的一句話了。事實上,茶的苦、澀的確是不同原因造成的。一般來說,苦澀味是由咖啡鹼和茶多酚在起作用,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加工不精所導致的苦澀。
那麼如何判斷呢?好的茶苦澀能迅速淡化,並有回甘,越好的茶苦澀淡化得越快,回得越快。如果茶葉苦澀後不會回甘,長時間停留在口腔,即「不能化」,就是劣質茶。這種茶有可能是加工不精產生的澀味。
「我這茶雖然香不好,但是韻好」
這句話真的就是在糊弄茶葉小白了。
茶韻是品飲茶湯時所得到的特殊感受,是一種感覺、一種境界,通常是和氣聯繫在一起的,稱作「氣韻」。茶湯除了色澤、香氣、滋味外,還有氣韻,稱作「茶湯四相」。對「茶湯四相」的感受就稱做茶韻。但是因為茶品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不同。
不同的茶有自己的「韻味」
如:鐵觀音的「音韻」,岩茶的「岩韻」。還有普洱茶的「陳韻」,西湖龍井的「雅韻」,黃山毛峰的「冷韻」。
再比如說:「觀音韻」是安溪鐵觀音特有的韻味,是鐵觀音好茶的品質和特性的象徵,色、香、味俱全,相融和順,清香鮮爽,醇厚甘美,留香回甘沁人心脾,耐人尋味,引人遐思。而如果一款茶連香氣都沒有,還談什麼韻?
「茶沒有好壞的,適合就好」
原本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話,卻很容易被茶商利用來忽悠。
茶商所說的「茶」是指各類茶,而每個人的口味、體質、經濟能力不一樣,適合的茶也就有不同。
確切地說:六大類茶、花茶、花草茶等等茶是各有千秋的,不能說某一種茶類一定比另一種茶類好。但是,如果就某一種茶而言,絕對是有好壞之分,不然整個茶葉審評體系的基礎就沒有了。
「現在不好喝,
放上一段時間就好喝了」
這句話嚴格意義上來說未必是忽悠,但要取決於你買的是什麼茶。因為有的茶製成後要放一段時間再喝;有的茶可以久存,且越存越香。但是,絕對不是所有茶存放後就一定好喝的。
比如烘青、炒青綠茶,製成後一般放10天左右退火後就可以喝了,此時口感最協調,且喝了不容易上火。還有紅茶也沒什麼特別的講究,通常都可以直接飲用。
但是,普洱茶、白茶就適合長期存放。不過適合長期存放的前提也需要是好的普洱和白茶,如果茶本身質量就未達標,保存在長也沒有價值。
「我這茶喝了上癮」
長期飲茶者會對茶葉產生愛好,即所謂「茶癮」,故有「君不可一日無茶」之說,「茶癮」是慢慢地養成喝茶的習慣,並不是說一喝到某茶就上癮。
而喝茶導致生理上的成癮性,主要是由於咖啡因引起。相對來說,咖啡因的成癮性並不強,反而有較好的提神作用,但不會使人過度興奮,也不會令人過度上癮。
看完以上這些,相信大家以後出去買茶有了一定的判斷了。
愛茶之人都想買到好茶,因此,買茶之前一定了解關於茶的知識,這樣就很難被「忽悠」了。
感謝閱讀,請點擊關注,每天持續更新紫砂內容,買壺詢價請點擊我的頭像在我的簡介里添加我的vx。添加vx便可免費領取粉絲大禮包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