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球製造5360萬噸電子垃圾,危機or商機?

2020-07-28   荼然笑了

原標題:2019年全球製造5360萬噸電子垃圾,危機or商機?

 【什麼是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又稱為電子廢棄物,是指被廢棄不再使用的電器或電子設備。

比如電冰箱、空調器、電風扇、音箱、洗衣機、電視機、電腦等;小到電飯鍋、加濕機、電水壺、電吹風、錄像機、攝像機、照相機、檯燈、電子玩具、計算器、手機及各種電池等,都屬於電子垃圾。

 【電子垃圾危害】

電腦手機等精密儀器,其中會含有的砷、汞、鉛和其他有害物質,如此未經仔細分類,隨後進行填埋、焚燒或者填埋處理時會產生嚴重的污染問題。

一般電子廢棄物中的含有很多重金屬,當這些重金屬被人類身體所接觸之後,就會對人類的身體造成損害,比如:

鉛:鉛能損傷人的中樞和腦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腎以及生殖系統,而且會對小孩的大腦發育有負面影響,鉛能在環境中累積,從而對動植物、微生物都有強烈而且長久的影響。

鎘:鎘的化合物會在人體中積累,尤其是在腎中。鎘主要在以下元件中:SMD電阻器,紅外線發生器,半導體等。鎘也是塑料的固化劑,在舊的陰極射線管中也含有它。

汞:汞會造成很多器官的損傷,包括大腦、腎、卵巢,更嚴重的是,胎兒的發育會對母體傳過來的汞相當敏感。當無機汞灑落水中,就會轉化為甲基汞沉在底部。甲基汞很容易在體內積累,以及通過食物鏈富集,尤其是魚。

六價鉻:六價鉻被用於鋼片的防鏽以及堅化和美化處理。它很容易穿過細胞膜然後被吸收,而後對被污染了的細胞產生毒害影響。六價鉻也會損傷DNA,是一種在環境中極毒的物質。

【2019年全球製造5360萬噸電子垃圾】

在過去的2019年,全球電子廢棄物達到5360萬噸,人均7.3公斤。其中,所有帶電池或插頭的丟棄設備,可以載滿350多艘瑪麗皇后2號郵輪。

自從2014年以來,全球電子廢棄物每年的增量接近200萬噸。預計到2030年,這一數據將增加到7470萬噸。

綜合看來,2019年,亞洲電子廢棄物產量最高,但在人均產量方面,歐洲排在世界第一。

【科研解決電子垃圾轉化問題】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弗雷澤·斯托達特(Fraser Stoddart)在科學頂刊Science上發表標題為《A precise polyrotaxane synthesizer》(一個精確的聚輪烷的合成器)的論文,象徵著一種可以將環從溶液中抽吸到分子線上,從而生產出環數精確的聚輪烷的合成分子機已經誕生了。這種方法實現了以前根本不可能實現的控制程度,為能源和數據存儲的新材料開闢了道路。

反覆的還原和氧化過程可以在聚合物上穿出多達10個不同的環,顯示出分子合成器的精湛的控制水平。

從根本上說,這對於聚輪烷合成是夢想照入現實。他利用多孔卟啉製造了一種吸附劑,用於從電子垃圾中回收貴金屬,從而將不斷暴增的電子垃圾轉化為貴金屬的可持續來源。

在一定程度,電子垃圾綠色回收利用的理論照進現實。

我們應當學習他的科研精神,更應當學習他的科研態度,他曾說過,「在哪個平台發表論文,不應該是是你科研的驅動力,更不應該是做科研的最終目的。」這句話轉述給所有的學者,哪怕你是紙質投稿給期刊,還是利用中教資料庫智能投稿系統一鍵投稿,意義不大,只要你的科研內容結果讓人驚喜,在哪裡都會有掌聲。

再說回電子垃圾,我們可能已經發現了,當今時代下,技術創新和高消費水平使電子垃圾成為增長最快的家庭垃圾,電子產品的短壽命和難以修復的設備也加劇了浪費情況,鑒於這些垃圾的危害性,不妥善處理的話,將成為是環境的大敵。

如果回收處理後沒有危害最好,如果回收處理後能再次利用就更好了。

所以電子垃圾可能是危機,也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