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83周年。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偉大的民族精神激勵億萬人民無懼磨難、排除艱難險阻,勇往直前。83年前的今天,在日軍的蓄意挑釁和蠻橫進攻下,中國軍人奮起抵抗,第二十九軍譜寫出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壯麗的篇章。
盧溝橋位於北京永定河上,建於公元1189年,完工於1192年。早年間是一處盧溝河上的重要渡口。初建成時名為廣利橋。因橋樑位於盧溝河之上,故又名盧溝橋,沿用至今。
1937年1月,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第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由北平至天津會晤日軍中國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談判華北問題。此時北平、天津及平綏鐵路、北寧鐵路沿線等華北前線僅有第二十九軍一個軍的兵力。2月,宋哲元不顧日本激烈反對與阻撓,派秦德純參加中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並宣布「冀察外交今後將嚴格遵守中央政府的政策」。其後的3個月里,日本就「華北經濟合作」向宋哲元提出要求。宋哲元則堅稱其無權,日方應向國民政府交涉。日本再度提出興建津石鐵路與開採龍煙鐵礦,宋哲元則提出反要求稱:「要談中日華北經濟合作,必須先撤銷冀東偽組織。」
5月22日,宋哲元為避開日本人無理要求,返回山東樂陵老家修養暫避。所有冀察軍政事務,交由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分別處理。6月,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一一零旅第二一九團第三營為加強盧溝橋地區防禦,將第十一連配置於鐵路橋西端營部所在地大王廟的重迫擊炮連移至鐵路橋西,輕迫擊炮連移至城東門內,重機槍連置城內東北、西南部;全營約1400人進入戒備狀態。並從6月26日開始,實行夜間特別警戒。
1937年7月7日,19時30分,駐豐臺日軍河邊正三旅團第一聯隊第三大隊第八中隊,在未向北方當局通報的情況下,由隊長清水節郎率領至蘆溝橋西北龍王廟附近進行夜間軍事演習。22時40分,宛平守軍突聽到縣城東北方向日軍演習位置響起槍聲。23時左右,有日軍來到宛平城下,聲稱二等兵 「志村菊次郎」 在演習中「失蹤」,日軍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盧溝橋駐紮的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二一九團一營營長金振中嚴詞拒絕,日軍向宛平縣城射擊,並包圍盧溝橋,雙方對峙商量天亮後派代表去進行調查。期間,日軍中佐森田帶領日方代表纓井、日軍補給官寺平、秘書齊藤三人前往調查,要求中方撤離集結在盧溝橋周邊的部隊,並堅持日軍入城搜索的要求。中方回絕。
7月8日凌晨2時,日本駐屯軍第3營主力突然占領宛平城外唯一制高點沙崗。凌晨5時,日方仍堅持入城搜查,中方未允。日軍由東西城門外向城內炮擊,城內守軍未做還擊,日軍不斷加強炮擊,中國守軍自衛還擊。日軍進而向蘆溝橋一帶發起進攻。第二十九軍第三十七師第二一九團第三營,在團長吉星文和營長金振中指揮下奮起抵抗,日軍不支敗退。駐守龍王廟附近及長辛店方向的中國軍隊,對日軍陣地進行迫擊炮還擊。日軍突擊龍王廟陣地,20名中國士兵犧牲,60多人負傷。雙方進入全面衝突。上午11時,一木清直帶領日軍第3營主力向回龍廟、鐵路橋陣地進攻,在回龍廟與中國守軍激戰,中國守軍英勇抗擊,兩個排官兵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宛平城外日軍加強攻勢,繼續向中國守軍進攻,猛烈炮火炸毀宛平縣公署及大批民房。
下午13時,日華北駐屯軍河邊旅團第一聯隊聯隊長牟田口廉也從北平到達宛平城外沙崗前線。16時許,日華北駐屯軍旅長河邊正三到達豐臺,命令日軍將兵力集結於蘆溝橋車站附近準備進攻。日軍表示希望邀請吉星文團長、金振中營長出城會商,中國守軍以不便擅離職守拒絕。18時5分,日軍炮擊宛平專署,金振中負傷,國軍步兵兩連手持大刀、手槍突襲蘆溝橋附近日軍陣地,殺敵眾多。日軍見勢不妙,利用緩兵之計,表示系地方事件,希望和平解決,但暗中卻緊急動員,調集部隊。當晚秦德純、馮治安等人下反攻令,並發表聲明稱,「和平固所願,但日方如一再進攻,為自衛計,唯有與之周旋」,日軍獲悉後,派人多方疏通,又承諾無條件撤兵,秦、馮二人乃收回反攻令。日軍為爭取時間調整部署,與中國方面談判,雙方達成臨時停戰協議。國軍與日軍在蘆溝橋附近相持,第二十九軍副軍長兼北平市長秦德純等與日軍代表談判,拒絕日軍要求國軍蘆溝橋方面撤退至永定河西岸。日軍暗自策劃突襲。日軍向龍王廟附近等處進攻,突擊占據龍王廟、鐵路橋及豐臺等地。晚間日軍突然進攻宛平城,國軍奮起反擊,日軍敗退。日方與中方協議約定,軍隊各返原回駐防地。日軍未撤,馮治安等又下反攻令,日方派人疏通,致反攻未成事實。7月10日凌晨2時30分,蘆溝橋日軍再次發動進攻,包圍宛平縣城,拆毀平漢鐵路豐臺至北平路軌。此後,日軍反覆假借協商,爭取時間部署增援。日軍不斷進攻蘆溝橋一帶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將士頑強抵抗。
7月29日上午9時,日軍中國駐屯軍步兵旅團長河邊正三在豐臺駐地召開所屬各部隊長會議。18時12分,日軍從城外東北角和東側開始炮擊。與此同時,在洪泰莊的福田裝甲部隊從城壁東南角附近展開行動,向宛平城西側進攻。19時45分,日軍突擊部隊占領了東側城牆,隨後突入城內,向中部地區和西側城牆突進。中國守軍且戰且撤。20時30分,日軍進攻到宛平城西側,宛平城失守。日軍的進攻使事態進一步擴大。從而開啟了全面侵華的野心。
83年後的今天,看著這些我們從歷史記憶中拾起的片段,感慨頗多。今日之中國屹立於東方,國家強盛,人民安樂。或許只有創造過輝煌的民族,才懂得復興的意義;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對復興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向抗日英雄先輩們致敬,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RO3VKHMBfGB4SiUw9J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