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有一種獨特的修煉方式,叫做「閉關」。
在某段特定的時間內獨居一處,潛心修行,不與其他人交流往來。
很多絕世武功,都是在這段獨處的時光中,被創造出來的。
獨處,是一種智慧的沉澱。
守得住寂寞,耐得住繁華,一個人,才能真正變得強大。
01
《莊子·徐無鬼》:
「自夫子之死也,吾無以為質矣,吾無與言之矣。」
自從惠子離開了人世,沒有什麼人可以用來做搭檔了,我無法與人論辯了。
惠子和莊子是一對交心知己。
惠子死後,有一次,莊子路過惠子墳前,觸景生情,對旁人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人鼻尖上濺到一滴小小的污泥,於是,他請一個叫石的泥匠替他削掉。
泥匠揮起斧頭,放手一劈,便將污點削掉了,而鼻子卻一點傷都沒有。
這件奇聞傳到宋元君耳里,於是,召來姓石的泥匠說:「寡人想看看你的絕技。」
泥匠說:「不難,只是沒有合適的搭檔。那個同樣厲害的泥匠,已經去世了。」
莊子講完這個故事,對著惠子的墳墓拱手道:
「先生啊,你走以後,我再也沒找到像你那樣合格的對手。
寂寞啊,我雖居於茫茫人海之中,卻比你躺在這裡還孤獨。」
逍遙如莊子,也有感到孤獨的時候。
可見,人這一生,誰都無法避免孤獨。
父母會在不知不覺中老去,兒女會找到自己的生活和事業,朋友也會因世事無常而離散。
細細想來,生命的本質,就是如此。
孤獨是常態。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年華老去,從出生到死亡,生命最重要的兩個階段,都是獨自面對;
沒人相伴,更沒人替你完成。
人這一生,沒有誰能陪伴你一輩子,很多時候,人都只能和自己作伴。
《百年孤獨》里寫道: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我們所能做的不過是正視孤獨,不要糾結是否合群;
在獨處的時光里,不再惶恐,不再怯弱,找到一條獨處也能走下去的路。
有人說,只有經歷過無數荒涼和孤獨,才能遇見屬於自己的繁花似錦。
紅塵滾滾,獨自前行,但盡人事,莫問前程。
如果孤獨無從避免,那就與它和平共處。
02
《莊子·天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一個人獨處時,才能真正與生命、與萬物對話,才能內心安靜自由、遇事處變不驚。
享受獨處,就是懂得與世俗相處,它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能力。
輕鬆看待世間萬物,豁達面對人生境遇,不要什麼事都放在心裡。
心中無事天地寬,便是人生好風景。
金庸先生筆下,有一個很特別的人物:老頑童周伯通。
他成天嘻嘻哈哈,純樸童真得像個孩子。
人人爭名奪利的時代,他卻獨自行走在紛擾的江湖中,事不關己逍遙自在。
群雄忙著當英雄,唯獨老頑童,總是孤身一人也能快意人生。
歐陽鋒使用詭計逼迫他跳到大海之中,他竟獨自漂泊在海上,找到了騎鱉遨遊的樂趣。
黃藥師騙走了他的《九陰真經》,打斷了他的腿,甚至將他關在桃花島十五年;
他沒有焦慮怨恨,反而將漫長的監禁當作一場和自己互動的遊戲,不經意間悟透了《九陰真經》;
還創造出左右互搏術,連東邪也拿他沒轍。
後來,周伯通又在一個人的悠閒中,創造了七十二路空明拳,成了武林中數一數二的高手。
對外特立獨行,對內堅持自己。
老頑童在獨處的時光里,找到了人生的樂趣。
獨處,像一把尺子,能丈量出一個人的格局。
平庸的人獨處,只會越發寂寞焦躁;而優秀的人獨處,卻能活得有滋有味。
獨處,讓人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只是單純地放空自己,也能獲得一份自由的輕鬆,回歸心靈的本真。
佛經上說,人生難得,猶如盲龜遇浮木孔。
生命寶貴,不要被無用的外物輕易地耗散了。
真正的獨處是,從外界的虛名浮利中走出來,體會心境的澄澈,尋回內心的平靜;
在心中築起一方「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
真正的獨處是,能在繁華中守住心境,也能在陰影中安然處之。
03
《莊子·在宥》:「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
獨來獨往,是一種人生境界,是能夠獨立自我,與自我和解,是一個人最為尊貴的氣質。
唐代「詩佛」王維,晚年便是一個獨來獨往的人。
少年王維也曾熱衷功名,三十歲時,就狀元及第,備受王公貴族的喜愛,成為讀書人眼中的人生贏家。
可早年得志的他,也曾經歷人生的重創。
隨著盛唐衰落,「安史之亂」爆發,他遭遇了一場牢獄之災,雖然保住性命,但卻讓他開始審視自己。
這之後,他開始學著獨處。
讓世界安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晚年的王維,隱居終南山,沒事便獨自去山林轉悠,偶遇路人聊開心了,便會忘記回家的時間;
這才有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愜意人生。
細數王維一生,半官半隱,起起浮浮。也曾在熱鬧的官場中迷失自己,最後,在獨處中找到真正的自己。
王維,就像你我一樣,會為未來迷茫,會因失敗沮喪,但正是他學會享受孤獨,才有了放下世俗眼光,坦然面對自己的能力;
即便人生失意,也能從骨子裡活出平安喜樂來。
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
與其人云亦云期待別人理解,不如獨來獨往壯大自己。
獨處,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智慧。
人生在世,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學會獨處,享受孤獨,很多事都能迎刃而解。
一個人獨處時,心靈才能安定,才能從定中生出智慧。
當一個人,學會和自己相處,才能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跳脫功名利祿的誘惑;
不困於得失成敗,內心變得豐富強大。
04
日本作家午堂登紀雄說:
「獨處,是我們認識自己最好的機會。」
細細回想,很多時候我們所承受的失敗,皆因我們無法接受獨處。
我們總是急於讓生活給出答案,卻忘了,很多事都需要耐心。
不要迷失在過去,也不要驚恐於將來。
我們能做的,就是在獨處的時間,踏實做好當下該做的事情。
不要糾結眼前得失,也不要在意他人眼光。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猛獸總獨行,牛羊才成群。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深知自己不強大,靠誰都不行。
願你孤身也溫暖,獨處亦清歡。
願你看盡人生紛繁複雜,內心依然從容淡定。
作者:有書周一醬
來源: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