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轉業好還是轉文員好,肯定沒有一個終極答案,不同類型部隊不同崗位人才以及駐守地域的不同等,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考量。我就先說說自己今年轉業的經歷和感悟,再跟大家分析分析各自的利弊得失。
摸著良心說,本人轉業的過程里,除了向戰友打聽一點信息,真沒花錢找關係。原因在那篇文章里也說了,但結果用幸運兩個字來形容可能相對準確:幸運地在早年立了二等功,幸運地憑著這個二等功進入了政策性安置名單,又在被拒N次之後,幸運地終於安置進了一個大家都覺得還不錯,我也喜歡這裡關係沒那麼複雜的單位。
比較起來,同樣是技術6級,任處長實職多年的另一位戰友就因為沒有二等功甚至沒能安置出去,最後索性改成退休了。
之所以強調了那麼多幸運,就是本文今天想強調的重點:對技術幹部而言,如果你不想像我一樣全靠幸運來走鋼絲,那最好還是趁早轉業,9級剛剛好。
坦白地說,本人的履歷,曾經也以為還算過硬的,任處長實職9年,副高職稱,碩士學位,獲獎證書上百本,中國新聞獎二等獎拿了三個,在記者行業里,也算拿得出手。可是,在現實面前,所有這一切,都抵不過那一個二等功。之所以能夠成功安置出去,可以說僅僅就憑了這一條。至於個人職業經歷中那些所謂的成績,對不起,那都是浮雲。
事非經過不知難,經歷了,才知道,用人單位的重點基本如下:
1、批示(越明越好)
2、職務(越低越好)
3、年齡(越小越好)
4、學歷(越高越好)
這個順序,絕對是單向度的,重要程度依次遞減,而不是綜合考慮的。
有些地方,比如廣州市,在雙選時,會把技術幹部安置的需求分一下檔,9級8級為一檔,7級6級為一檔,明確各自需要。這樣還算好,7級以上幹部才可能安置出去。事實上,我專門參加了廣州市的雙選見面,也投了幾份簡歷,第二天就接到市人大的電話約面試,後來還接到黃埔區的電話真去試了一下。因為本人按規定是在省里安置,所以雖然沒成功,這兩個電話還給了點信心。
到省里網上選調時,真正的挑戰來了。足足一周的時間,沒被一個用人單位選中,那種失望和落魂,可以想像吧。
其中一個省里的單位,在網選前一天,專門讓送了簡歷過去,人事處長講得求賢若渴,還以為第二天開盤即中呢,沒想到,一會兒就來電話,說看不到俺的資料(都是套路啊),為表示清白,還特地截了一堆屏給推薦的好友看。不看還好,一看,那上面,選中的全是比俺還大兩三歲的,無語。
慌亂之中,朋友提示,說俺的救命稻草貌似丟了——不知什麼原因,我沒被列入二等功的政策性安置對象。這個提示可謂及時雨,比金子還寶貴。
戰友情誼在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雖然前面出了岔子,但在補錄的過程中,所有部門一路綠燈,各位老友傾力相助,終於在一天之內搞定。
在送材料時,軍轉辦一位朋友特別提示:如果進不入政策性安置,6級以上,在省直系列正常基本是安不出去的。當時還以為他是嚇唬咱,沒想到,後來那位戰友的遭遇真的應證了。
網選之後,省轉業辦推薦了2個單位,私下裡找人問了一下情況,回答幾乎一樣:職務太高。
別說你不在乎職務,別說你願意老實苦幹,別說你作品等身……大多數單位只瞄一眼,只一眼——技術職級,就直接把你貼上封條。
這一條,是這次轉業給我上的最生動一課。
我不想抱怨制度不公。試想,把9級以上幹部全納入一個框里安置,就相當於讓40歲和30幹部一起跑五公里,公平與否且不論,正常情況下,勝出的肯定是年輕人。但,站在用人單位的角度,要在短時間裡從成百的報名者中選出最合適的人選,挑年輕的,自然是最保險的做法。
要打破這個怪圈,辦法恐怕只有一個:靠自己,提前找關係。
在這裡,我要大聲勸告那些自以為自已很優秀的技術幹部:如果想轉業,如果不想被當成老菜幫子,就老老實實找關係,除非你也跟俺一樣幸運地抓了根救命稻草,而且不在乎安置單位和職務什麼的。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我得特別感謝最終安置的這個單位。那天面試的副廳長對軍隊人事完全不懂,所以也不會戴有色眼鏡看人,聊了幾分鐘就果斷拍板,也給了我機會證明,技術幹部是靠自己干出來的。
說了這麼多,真不是想發牢騷也不是想打擊技術幹部的積極性。只是把這個殘酷的事實報告給大家,讓大家自己考慮。
干到技術七級以上的,在各自的領域裡應該都有幾把刷子,但千萬千萬要弄清楚狀況,技術幹部在轉業安置時,相對於行政幹部,就是低人一等;如果不服,覺得受不了這氣,要麼自主要麼退休。當然,如果像俺一樣,願意拿著正巡的基本工資,安安靜靜地當一名副調,那就風輕雲淡,坦然接受,在朝九晚五中忘卻山高水長。
相反,對於年輕的技術幹部而言,個人建議,轉業要趁早,9級剛剛好,一來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二來也沒什麼職務上的壓力。這個時候,技術幹部的專長倒是用人單位所倚重的。
在軍改大潮里,無數貢獻了青春和才華的技術幹部,都即將面臨進退去留的糾結。其實相對於行政幹部,技術幹部有著更多的選擇。
就我的朋友圈裡,技術幹部大都術業有專攻,憑著一技之長,大可自主擇業,去創業也好,去企業也好,機會大把,完全沒有必要把自己的人生局限於體制之內。去年以來,看朋友圈中,選擇自主的朋友活得精彩活出了自我,相較之下,我真心覺得自慚形穢,沒有勇敢跳出體制,熱熱烈烈地活上一回。
當然,相信也有不少習慣安穩的技術幹部願意選擇轉業安置,如果你還在9級8級,友情提醒,趕緊地,別再想弄到什麼什麼再走。
更多技術幹部,是真心熱愛國防事業,特別是到了7級以上的,那就別考慮什麼外面的世界是精彩還是無奈了,脫下軍裝轉文員,繼續干熟悉的工作,人生還是熟悉味道。
總之,甘蔗沒有兩頭甜,無論做什麼選擇,也許都會遇上不如意的人和事,畢竟人生最成功的精算師只有老天吧,自己選擇,最優的標準依我看,就是將來自己會不會後悔。
轉業也好,轉文員也好,歸根結底就在那個「轉」字上。
轉者,轉身也,轉身意味著離去,揮揮手,把那或多或少的榮譽或高或低的成果或甜或苦的經歷統統拋棄,輕裝上陣,留下帥帥的背影就好;轉者,轉型也,轉型意味著否定,甩甩頭,把那或大或小的架子或明或暗的面子或遠或近的位子統統忘記,重頭再來,快拾起苦學的勁道。
這是最好的時代/所有的機遇之門都已打開/這是最好的機遇/所有的路徑都能通向不可知的未來/技術幹部/昂起頭,莫猶豫,相信自己!/你,一定會/轉角遇上愛!
文章來源:輿林軍
本文章來源網絡,不代表本平台觀點或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