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老師上課口令及精準輔導的幾點原則

2019-08-22     YOGA頻道

教學口令是為引導學生自然、順暢的完成體式,形成真正有效的瑜伽習練。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表達的內容不夠清晰、直接、準確,容易會讓學生出現對體式理解上的障礙。不精準的口令描述,會讓會員接受一種錯誤的認知,嚴重的話會造成身體的損傷。



作為瑜伽老師,發出精準的口令是非常重要的,不精準的口令描述會直接影響你的課程氛圍、節奏、效果,更可怕的是讓學生在接受一種錯誤的認知。如果把瑜伽體式比作衣服,那麼如何讓衣服非常舒適的穿在練習者身上,這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經驗問題。

教學口令是為引導學生自然、順暢的完成體式,形成真正有效的瑜伽習練。在課堂上,如果老師表達的內容不夠清晰、直接、準確,容易會讓學生出現對體式理解上的障礙。不精準的口令描述,會讓會員接受一種錯誤的認知,嚴重的話會造成身體的損傷。

瑜伽教學口令準則

1 不要只講要達到什麼體位,要做什麼動作,而不講怎麼做。

2 糾正錯誤是首要的,不要沒完沒了地解釋或講解。如果學生沒有改正,不要繼續發出指令。

3發出一個指令然後停下來,給學生留出時間吸收反應。

4 不要隨意發出指令,因為你的聲調本身也在傳達指令。

5 強調某個動作時,口令要清晰、明確,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動作是否做到位或者做錯了。

6 重複指令,更替語言的組織形式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7 確保在發出下一條指令之前,大多數學生已經吸收了前一條指令,要詢問學生是否明白指令或者演示。

口令要通俗易懂

作為瑜伽老師,教學口令要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出來。對學生講解他們能感知的東西,也就是說要讓學生能明白你在說什麼。

以下犬式為例:



這些口令原則上是沒有問題的,但老師如果直接這樣對學生傳達,可能會造成部分學生的誤解。比如「向髖部方向延展脊柱」這句話對於初學者可能有認知障礙或者身體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我們把上面下犬式的口令換成另一種方式描述:



這樣的口令,對於學生來說會更好理解一些。教學口令要簡潔,直接傳達信息。在教學口令中使用專業術語(如腹股溝、髖部)時,要適當的解釋術語的意思。在教學時,你的聲音、舉止、肢體語言、講解方式、語言表達都同樣重要。

瑜伽教學輔導原則

瑜伽課根據施教人數和習練目的可以粗略地分為:

在這裡,側重談談瑜伽老師在上大課或團體課時應遵循的輔導原則。


瑜伽老師上課口令及精準輔導的幾點原則


1 禮貌原則

不踩碰學員的私人物品。包括瑜伽墊和鋪巾(必要時除外,如後彎或前屈的跪姿輔導)、各種飾物、眼鏡、手機、水杯、毛巾、包包和衣物等。在輔導體式時,與學員保持恰當舒適的距離。手不接觸胸臀等敏感部位,嘴巴不宜正對著學員面部講話,不用負面詞語引導。對個別學員進行糾正時,要輕聲低語。



2 觀察原則

因為大課學員構成不穩定,可能每一節課都有新來體驗的甚至沒有基礎的。儘管老師在課前已經編排好體式。但一定要靈活機動,這是成長為一名優秀教練必備的素質。

可以先用3遍拜日式熱身,從前屈、後彎、力量、呼吸等方面來迅速了解這一節課學員的基礎和身體概況,以便及時調整,使課程難度與節奏和學員水平匹配。



3 節奏原則

一般而言,一節課從熱身開始,約10分鐘左右,剩餘的50分鐘分為拋物線的進展軌跡。由初級體式到中高體式再到中初體式。使身體由僵硬到溫熱再到冷靜,最後休息術徹底放鬆。

老師要根據學員課中的反應給予不同的口令:如側彎體式「如果你感到累,可以嬰兒式休息」或「伸長緩慢地吸氣,呼氣時側彎到你的極限,放鬆呼吸、面部和背部」。


瑜伽老師上課口令及精準輔導的幾點原則


4 分層原則

好的老師要在教學中慢慢縱向分層。呼吸代表著一個人的能量,在大課中老師要學習聽學員呼吸的聲音(長短粗淺深重等)來判斷他當下的習練狀態。

進行口令和手法的輔導也要通過看錶情來感知他的力量大小、方向和連接情況。幫助他明確體式要點和禁忌,引向松而不懈,緊而不僵的方向。



5 教導原則

瑜伽老師在引導學員時要有一個目標:使學員在跟隨老師習練的過程中,先要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包括優勢、劣勢部位和體式,甚至是身體有問題的程度。

這樣在練習時才能注意區分內發力,優勢做到極限,劣勢要控制好力度,恰當連接,自然呼吸,深度放鬆。嚴格遵循保護性原則。在心理上不逃避,不攀比,不抗拒,老師近身輔導時懂得配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uQ712wBJleJMoPMulL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