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過很多次了,郵件里不要用wanna/gonna這樣的縮寫詞

2020-01-08     史蒂芬的專欄


雖然我已經多次強調過,郵件里不要用wanna/gonna的這樣的詞,但最近在小夥伴給我看他們寫的郵件里,依然看到有這些詞出現。或許是受到美劇影響,寫的時候不自覺就變成這樣,或著覺得是這樣寫很時髦?


我想說的是,不管老外口頭上的 wanna/gonna有多常見,但他們在書面表達上幾乎是不會出現wanna/gonna的,因為他們知道wanna/gonna並不是單詞,只是還原說話者說出來的形式,類似於我們中文說 「我造了」「就醬」。


我在郵件里從來沒見過老外說wanna/gonna,包括在簡訊、facebook等非正式場景里都沒有出現過,都是使用完整形式want to/going to。


就算是被認為文化水平不高的特朗普同志發的twitter里,也從來沒出現過wanna/gonna。



只有一種情況是可以出現wanna/gonna的,就是transcribe(轉錄)說話者的原文的時候,比如演講文字稿、字幕、台詞、歌詞。不是以這個目的的郵件和發朋友圈,還是老老實實寫成原型want to和going to吧。


牛津高階詞典如是說:



除了wanna/gonna外,英文郵件里儘量可能少用任何縮寫。國人特別喜歡用pls/plz代替please,其實也省不了幾個單詞,又是何必這樣呢,老外幾乎都是用原型please。


國人還喜歡用這些縮寫:


  • thx->thanks
  • b/c-> because
  • u-> you
  • np-> no problem


請記住,老外的郵件里都是用完整拼寫的,這是對文字最基本的尊重。



用這些縮寫形式除了讓你顯得不專業(unprofessional)外,完全沒有任何好處。


有一種縮寫是例外,即首字母縮寫(acronym),區別於上文的縮寫詞(abbreviation)。


如這些約定俗成公認的,可以安全使用:


  • ASAP= as soon as possible
  • BTW = by the way
  • FYI= for your information
  • TBD= to be determined
  •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 POC= point of contact
  • CE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但千萬不要覺得所有的首字母縮寫(acronym)都可以讓你顯得很專業,對於其他非廣泛被使用的首字母縮寫(acronym),除非你100%確定對方知道是什麼意思,也請儘量少用,這種縮寫形式經常被語言學家所批評,因為除了增加溝通成本外,也沒有任何好處。


比如:


  • IMT
  • PMD
  • CSM
  • PPL
  • ACC


這些無厘頭的首字母縮寫(acronym)別以為老外天生就看得懂,缺乏必要信息的情況下,就連語言學博士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所以你們也別總是拿這些首字母縮寫(acronym)問我是什麼意思了。


如果你不確定哪些首字母縮寫(acronym)可以被安全使用,就老老實實都用全稱,或者在第一次使用縮寫後備註全稱,如CSM(customer success management),之後就可以只用縮寫了。


當然,我們也經常會遇到老外的郵件里出現迷一樣的首字母縮寫(acronym),但也不代表這種行為是無可非議的,這是他的問題,是可以被challenge的,你不要學他就好。


如果猜不出來就別瞎猜了,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問回他,別覺得不好意思,這是他的問題造成了溝通障礙,你是可以理直氣壯問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oHViG8BMH2_cNUg6GV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