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關注】我的頭條號,每天不定時分享,文章對很多家長是有很大幫助的,希望各位家長關注、及時閱讀、收藏、轉發,評論交流心得.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洒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綿延至今。可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學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有的說:「我們學習這麼忙,勞動太占時間了!」有的說:「科技進步這麼快,勞動的事,以後可以交給人工智慧啊!」也有的說:「勞動這麼苦,這麼累,幹嗎非得自己干?花點錢讓別人去做好了!」此外,我們身邊也還有著一些不尊重勞動的現象。
這引起了人們的深思。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讓我從我父親手上的老繭》
復興中學的同學們:
大家好!
相信同學們早就已經發現,如今的時代,正是一個科技的時代,是一個機器代替人工的時代。我們注意到大廈高樓紛紛建起,注意到自動駕駛驚艷登場,注意到手機上的快捷信息,可在座的同學們,你們有誰注意到工人、農民、乃至父母手上的那一層繭?
前段時間,我父親從外務工回來。我一邊玩著新買的手機一邊與父親攀談,我問父親一月能掙多少。父親遲疑了一會說,一萬。一個月一萬的確不少。我笑道掙的真多,可父親沉默地伸出手給我看,我當時已經說不出話來了,因為缺少水分的滋潤而乾裂的手指,掌心是一塊塊小山包一樣的厚繭,我忍住了淚水,卻忍不住顫抖地放下了手機。
同學們,你們是否也和我以前一樣,不理解勞動,不願意勞動,只期待著很方便的高科技的出現。同學們,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興夜寐,洒掃庭內,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
有人說這是一個「偷懶」的時代,在家「美團」,出門「滴滴」,可我並不認同。時代的發展的確帶來了便利,讓人們更輕鬆地生活。同學們,真正偉大的人是有大格局的人。我們應當展望未來,用勞動的雙手將夢想變為現實,而不應耽於眼前的小利與苟且。
我們要尊重勞動。同學們應當明白,我們吃的飯,住的房,坐的車,走的路,都是別人勞動的成果。我們在享受它們的同時,也要常想起他們手上的老繭,他們流下的汗水。我並不是要大家以後都去從事辛苦的勞動,我想讓大家明白:無論你以後身在何方,從事什麼工作,在看到身邊那些辛苦工作的人時,都要想到,他們是和你一樣在為全社會的發展出力的人。你理應尊重他們。
過不了多久,我們都將進入大學校園,踏入社會。許多同學都想找個輕鬆的工作,我想說這也是不對的。毛澤東在與他的兒子談話時教導:你現在從大學畢業了,這很好,但你進入社會後,還有一所大學要上,那就是勞動大學。同學們,勞動很累,但勞動使你充實,使你沉穩,使你懂得感恩。
勞動給了我們手上的繭,也給了我們生命之繭,希望同學們早日破繭,直上九天!
謝謝大家!
小編的話來點評一下:這篇演講稿切入的角度精細。作者結合自己的家庭背景,從其父親手掌的老繭演繹勞動的艱辛,寫出了對真實生活的體驗和感悟,表達要尊重勞動的思想情感,寫得情真意切。憑這樣的稿子演講,相信聽眾會為之動容,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者也注意說理的辯證性,特別指出「不是要大家以後都去從事辛苦的勞動」,而是希望大家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又說「都想找個輕鬆的工作」「是不對的」。看來,作者思想上遵循的是自然的、合理的社會分工。言下之意,雖然無論什麼工作都是光榮的,但有些艱苦的勞動更加光榮,人們應當更加尊重。
作者的確對勞動有深切的感受,有過很多關於勞動的思考,積累了典型的材料,像毛澤東教導兒子大學畢業後要繼續上勞動大學的事例(及其教導),用在演講的結語前,使整篇演講成為「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