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大沙河健身步道和騎行道

2020-04-06     雲台陳廣明

【5/4】1、昨日,大沙河東區。今日,大沙河西門

大沙河生態治理項目總投資10.67億元,主要規劃是對大沙河焦作城區35公里河道進行生態治理,主要內容包括水源提升、水質保護、生態綠化、防洪治理。截至目前,該項目城區核心段建設已經完成微地形整理250多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00多萬平方米。

東區:中原路一直到迎賓路,

西區:迎賓路再一直到靈泉湖附近。

大沙河景區貫穿整個城市35公里。

【5/4】2、大沙河之水天上來

通過水質提升,焦作大沙河水質目前已經提升至國家4類標準,4類既是Ⅳ類,該類標準以農業和工業用水要求為依據,除適用於農業和部分工業用水外,適當處理後可作生活飲用水。

發源:山西省陵川縣奪火鎮

黃河水:引黃入焦

【5/4】3、35公里長的焦作大沙河濕地公園5月1日將開園

大沙河綜合生態治理內容涵蓋中站區河口村至修武縣李村35公里大沙河河道生態治理提升、引黃入焦乾渠等3渠景觀提升、及建設3座小型水庫。項目涵蓋12公里大沙河濕地公園、9處景觀閘、6.6公里精品商務旅遊帶、5個城市主題景觀公園和3條綠色乾渠廊道等等。

【5/4】4、大沙河之巨變

大沙河是海河流域衛河的一條支流,河道全長115.5公里,焦作境內長74公里,一直屬焦作泄洪河道。近年來,大沙河來水偏少,非汛期時主要承泄焦作市區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主槽淤積嚴重,排洪能力下降,成為一條「臭水溝」。

【5/4】5、大沙河是大運河的一支

大沙河是焦作光輝歷史的推動者。

北魏晚期酈道元所著《水經注》曾有翔實記載,大沙河在靜靜流淌中,不斷地容納百川,一直向前到達焦作地區,在新鄉境內融合百泉湖和共產主義渠,統稱衛河,成為隋煬帝時南北大運河的一支天然分流,為焦作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5/4】6、大沙河的黃河引水文化主題公園

大沙河生態治理工程在強化生態治理的同時,還在工程城區核心段內迎賓路節點建設了黃河引水文化主題公園,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5/4】7、大沙河景區綠化

已經治理生態河道12公里,建成綠化面積5000畝,種植國槐、銀杏、白皮松等喬灌木100餘種、12萬棵。待項目建成後,總長達35公里,兩側形成平均寬300米的生態綠化帶,綠地3.5萬畝,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

【5/4】8、站在大沙河玻璃棧道上

玻璃棧道看道下,

走到盡頭看水面。

水景水面美如畫。

【5/4】9、大沙河健身步道和騎行道

公園內9公里長綠化帶,種植高大喬木和花灌木等景觀林,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綠化帶兩側規劃有5米寬堤頂路和4米寬騎行綠道,既能滿足日常散步需求,又可暢悅河邊騎行的快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P8hPUnEBiuFnsJQV8G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