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管理西瓜苗期

2019-12-27     果樹小百科


來源:孟葆隆大農業


一、溫度管理(掌握兩高兩低的原則)

幼苗出土前溫度要高,白天不放風,床溫控制在28℃~32℃,如晴天床溫過高,可加蓋草簾遮陽降溫。夜間加蓋草簾的苗床,草簾早晨應晚揭,日落前早蓋。

瓜苗開始出土(彎脖)至幼苗露心這一段時間,要適當降低苗床溫度,防止幼苗徒長形成高腳苗,白天溫度應掌握在22%~25%,夜間保持12%~14%。一般80%以上幼苗出土時開始放風,放風時應順風向開口,風口的大小、通風時間的長短應由小到大、由短到長逐步進行,切忌突然大量通風。晴天中午應適當加大放風量。草簾應早揭晚蓋。

第一片真葉展開後,應適當提高床溫,控制在28%~30%比較合適,以加快幼苗生長;隨著幼苗的生長和外界氣溫的上升,通風口應逐漸加大,通風時間也相應加長,這段時間要防止「閃苗」和「烤苗」。「閃苗」是由於放風量急劇加大或寒風侵人苗床所引起的寒害;「烤苗」是因床溫過高所產生的對葉片的燒傷現象。

在定植前1周,要降低棚內溫度進行煉苗,煉苗時間由短逐漸加長,使幼苗逐漸適應定植後的環境條件,有利於定植後緩苗。在育苗過程中還應注意天氣變化,防止寒流侵襲,在寒流到來之前應做好防寒保溫工作。

二、肥水管理

西瓜苗期對水分較為敏感,為防止幼苗徒長,在澆足底水的情況下,苗期應嚴格控制澆水。出苗前不澆水,第一片真葉展開前儘量不澆水,若中午葉片萎蔫,則可噴少量溫水。電熱溫床和火炕溫床由於失水快,應根據床土濕度及時補充水分,最好澆溫水。一旦缺水,幼苗生長緩慢,真葉發黑變小,育苗時間就要延長。澆水時要防止大揭大澆,應隨揭隨澆隨蓋。在瓜苗生長過程中,如發現缺肥現象,可結合澆水進行少量施肥,一般用0.2%尿素水澆施,還可用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噴洒。

三、光照管理

光照是幼苗生長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光照充足,幼苗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抗性強;光照不足時,幼苗葉色發黃、腳高而弱,抗病性差。為保證有充足的光照,在不影響保溫的情況下,應早揭、晚蓋草簾;在陰雨天,若床溫不低於16℃時也應將草簾揭開,或採取隔一揭一草簾的方法,使幼苗更多地接受散射光。同時,要保持棚膜的清潔,增加透光度。

四、其他管理

在苗期適當進行中耕鬆土,既可以消滅苗床雜草,又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含量,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在苗出全後可進行第一次中耕,深度約1厘米,切勿過深傷根,其主要目的是填補床面的裂縫。當幼苗破心時再中耕1次,以後根據實際情況再中耕1-2次。中耕一般在澆水後1-2天進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my/OwhaRm8BMH2_cNUgCk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