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這種標語式句子雖然簡單,但也是涵蓋了一些樸素的智慧。在城市中條條大路通羅馬,沒有道路的情況在少數。但是,城市中確實有些地方路網密度就是比其他區域的更高。密度高的路網,代表著更便捷的交通;便捷的交通,則意味著該區域的城市發展更為超前。如圖1為杭州路網分布圖,我們用肉眼就能看出,哪些區域的路網更加密集。
圖1 杭州路網分布圖
雖然能通過肉眼能分辨哪些區域路網更加密集,但是如果全靠肉眼觀察,即使把眼睛都看腫,也難以把所有區域都過濾一遍。所以,小編決定採用熱力圖,對路網的密集度進行刻畫。圖2為杭州路網的密度熱力圖,從圖中可以清楚了解到哪些區域的路網更為密集。圖3則是將熱力圖和路網疊加後所得,從圖中能夠更清楚看到路網和密度分布,也能間接的驗證熱力圖的計算是否正確。至於到底哪裡路網比較密集,小編就不一一列舉,因為一圖勝千言,大家從圖上就能夠清楚的看到。從下面兩張圖中大家可以看出以下一些知識點:
一、哪些地方發展比較好(除市中心外,下沙、九堡、臨平、蕭山、三墩附近、富陽、臨安發展較為靠前)。
二、間接可以找出局部城市中心(武林廣場、三墩附近、九堡下沙、蕭山)。
三、通過熱力圖的形狀,能夠間接的找出城市發展方向(臨平方向、下沙方向、蕭山方向、未來科技城方向)。
圖2 杭州路網密度熱力圖
圖3 杭州路網與路網密度熱力疊加圖
小結
要想富先修路,從道路的密集度能看出城市中哪些地方發展的比較好。小編也不做過多的解讀,相信大家應該能夠從這些圖中讀出自己想要讀出來的信息。各位讀者如果有什麼建議或者想法,歡迎和小編進行交流。若您覺得小編寫的還不錯,歡迎關注《圖解城市》微信訂閱號與本頭條號(同名),您的關注是對小編莫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