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事很有意思。
有網友發帖說男朋友想讓自己幫忙還車貸,每個月出1000,這一頓操作讓她懵圈了!
她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男朋友和我說,他說他要多存點錢,以後結婚要用的。車子是大家一起用的(他每天上下班來接我),他一個人承擔4500塊車貸,有點吃不消...可是我一個月也就4000塊,每個月拿出1000塊錢,對我來說比例也不小了。我承認他其它方面都很優秀的,但就是平時有點摳,不捨得給我花錢,現在還要讓我出錢了...
還曬出了聊天記錄:
還是男女朋友就讓女方幫忙還車貸,從對話截屏中,看到男方說的這麼理直氣壯,理所當然。女方還說以為就500?簡直了!
有人就說了:我前男友還說,平時出去玩,要省點花,要攢錢買房。後來呢?沒多久就分手了!錢是省了,房子不一定是給你買的,呵呵!
根本不說這錢該不該給?
首先能還多少車貸就買多錢的車,這是基本常識。
就4500的工資買什麼車?是不是自己找罪受?日常的保險,保養,加個油,停個車就夠累的慌了吧?
車子本來就是消費品,而非必須品。
純粹是自己打腫臉充胖子吧?
這樣沒基本生活常識,正確消費觀念的對象不休了,你還要嫁過去扶貧?
有個術語叫「扶貧式婚姻」,常見於夫妻雙方在金錢上付出不對等,更可恨的是,付出少的那一方通常理所應當地享受著對方帶來的利益。
這個詞的起源來自微博大V吳傑臻律師,有個廣州女孩兒和男友談了3年要結婚,打算共同買一套婚房,但結婚前,男方家人卻悄悄將房子買下,並聲稱由男方父母還貸,女方只負責裝修和家電。
乍一聽好像很合理,但吳傑臻一語道破天機,「姑娘,你這是要去扶貧啊。」男方看似承擔了大部分費用,不過一旦涉及離婚,房子還是歸男方一人所有,而女方什麼都拿不回來,白白為人家添磚加瓦。
剛結婚的時候,文章比馬伊琍小8歲,馬伊琍(據說)還離過一次婚。
名聲和地位差距也很大,
馬伊琍已經是圈內知名女演員,文章還查無此人。
馬伊琍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是非常非常愛文章的。
愛他的一片熱忱,
愛他的努力積極,在工作上踏實上進,
也愛他的滿腹才華,出演任何角色都有本事令人驚艷,
也愛他的滿懷抱負,早早就計劃做導演,拍片,從不滿足只做一個演員。
於是她花了最大的努力幫助文章。
把文章推薦給好的劇組,幫文章挑劇本,
幫文章拿下不少資源關係。
親自擔當文章導演的第一部電視劇女主,
還拉上所有的圈內好友幫文章宣傳。
扶貧扶到這個份上。絕對了。
然後呢,人家在她懷孕的時候劈腿了。
人生果然比電視劇更精彩~~
可見,扶貧是否能成功?感情能不能繼續?記不記得你的情?
沒啥大關係。
在網上看了一圈,有很多人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 婚前該不該和男朋友一起存錢?
- 男朋友要現在就一起存錢為了以後養孩子的費用合理嗎?
- 在一起6年的男朋友沒準備好領證,卻提議一起存錢,是什麼心態?
- 在一線城市男友總提一起存錢買房,卻未提過結婚的事,女友該不該和男友一起買房?結婚買房這應該一起買嗎?
- 如果和男朋友的錢存在一起,但是他說以後結婚彩禮要用這個錢來作為結婚彩禮。這樣合適嗎?感覺好奇怪啊?
這是戀愛婚姻生活中一個最容易引發雙方矛盾的問題。
被要求的那一方常常就被捆綁到了道德對立面上。
因為提出要求的那一方有著極其強大的理由的(為了結婚攢錢)。
- 如果你不和我一起存錢,那就是你不夠愛我?
- 你不想和我在一起!你就是三心二意!你就是腳踏幾條船!
- 你是個愛物質的女生!你是個拜金的女人!
那你同不同意?你是準備忍了?還是準備吵架?
現代男女地位平等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經濟獨立。
男女雙方都在工作掙錢,也都有權支配自己的財富。。
如果想強制儲蓄,也不是不可以。
建議婚前各人的儲蓄分開存放,至少萬一分手的時候也能一清二楚。
兩個人的錢都存同一張卡上,卡誰管?密碼誰管?這是個永遠商量不出辦法的問題。
這不是烏鴉嘴的問題,這是現實。
再回到文頭的這個例子:
真是剛需一定要用車子, 又負擔了每天女方的接送問題,可以跟女方說負擔點油錢,而直接讓幫忙還車貸?那先結婚再說吧。
從女方角度說,沒結婚就還車貸,車子還不在自己名下,怎麼看都是失敗的投資。選這種男人結婚要考慮。
最後,結婚要謹慎,選人要權衡。
如果這個問題換成:
你女朋友要求每個月給她1000塊錢還房貸或者車貸,男朋友應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