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網際網路的大時代早在五年前,我們就已經進入。
相比之較,未來十年其實將進入全面數字經濟時代。
而這個遠觀是來自於前段時間阿里的雲棲大會上,張勇演講中說道。
你可能會百思不得其解,這個經濟時代,與我何干呢?
前幾年我回國參加同學聚會,結束後準備回家,跟同學一起拼車,當時我準備好了現金。
但是沒等到我付錢的時候,同學就在跟司機:"我掃你。"
手機居然也能用來付車錢,再到後來,水、電、煤氣各種生活繳費全都可以在網上進行支付。
這就是經濟對我們小百姓的直接關係和影響,從現金到支付寶和微信,這個轉變迅速在中國擴展,並且慢慢地滲透到了其他國家之中。
但是,可能你還是雲里霧裡,數字經濟究竟是什麼?
數字並不只是代表一些數字而已,更廣泛的來說,其實是一種新工具的統稱,一種未來我們跟經濟有著信息交流的統稱,並不只是虛擬經濟。
這一種數字經濟,更是一種實體經濟,在未來十年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的經濟生活。
這裡面有說到一個詞,那就是"信息交流"。
何為信息交流?
即三個關鍵詞:交流寬度、有效交流、交流速度。
在經濟網絡中,交流寬度代表著網絡覆蓋的寬度,就像是平台越大,則在經濟網絡中的用戶群體更多。
用淘寶來說,淘寶正是構建雙方信息交流的網絡,通過平台大,用戶多創造除了成倍的價值。
但是不能單只有交流寬度,還需要的是有效的信息交流。
不起不難理解有效交流,比如說是我們在辦理業務的時候,總是要跑很多趟,在其中總是有很多不需要的流程來證明你就是本人,在一些無效的交流只會反覆循環,而真正想要解決的才是有效的方法。
在數字經濟下的人臉識別技術就直接能夠解決這個難題,不要再反覆的跑流程證明我是本人。
只需要刷臉即可認證,速度更加方便快捷。
在解決交流問題的同時,也要注意交流速度,跑業務大家也不想挨家挨戶地去詢問需求,這種低速低效的交流速度解決不了問題。
如今已經進入萬物互聯時代,你在開車回家的同時,可以立即將家裡的空調打開,現在的整個社會,都在進行信息交流。
但是除了信息交流之外,還有一點至關重要——信息計算。
計算的數據功能,可以用來預測未來的發展狀況,數據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
你問我數據有什麼用?
知識的產生源自於過去你所學的信息儲備,而數據預測未來則是可以使用對應的知識來實現目的。
這麼一說,我們都會質疑數字經濟還有對我們起到負面效果。
沒錯,數字經濟對我們的影響不單單只有正面效果,數據會在創造和構建時帶給我們新的問題。
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個人隱私和安全,但也不用緊張,因為已經有了相對應的措施防範。
相信說了這麼多,大家對數字經濟有了一些了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對個人起到的不只是單向作用,更是個人對社會的交互作用,在未來十年的數字經濟時代里,相信能夠一起見證科技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