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路上,追夢不息 |越美中華完美收官,越美之夜精彩演出照來啦

2019-08-22   三生Arts

初心呵護瑰寶

青春鑄造榮耀



《追夢·青春》



昨晚,在主題曲《追夢·青春》的旋律中,《永聯杯·越美中華·越劇青年演員大匯演》終於迎來收官時刻——「越美之夜」。


優秀組織獎






終級競演現場

本次《越美中華》匯演活動由上海市劇協、浙江省劇協、江蘇省劇協、福建省劇協擔任指導單位。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東方衛視中心公益媒體中心、國廣東方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辦,CIBN《東方大劇院》、七彩戲劇頻道承辦的。活動也是藝術人文發展基金會資助項目。《越美中華》於2019年5月14日在溫州開機,開啟首輪匯演的錄製,到8月21日,恰好100天。


優秀組織獎






左上:越秀組「金藝獎」 右上:新蕾組「金藝獎」

左下:越秀組「佳藝獎」 右下:新蕾組「佳藝獎」


「人氣之星」獎

100天內,活動經歷首輪匯演、晉級競演、終級競演三輪展示。最終在196名參賽選手中誕生了越秀組「金藝獎」10名、「佳藝獎」14名,「新藝獎」12名;新蕾組「金藝獎」16名,「佳藝獎」22名,「新藝獎」22名。在「越美之夜」現場,除頒發「金藝獎」「佳藝獎」榮譽外,同時還頒發了由東方大劇院網絡投票產生的兩位「人氣之星」。24家參與活動的院團、院校榮獲「優秀組織獎」榮譽。


《青春之歌》 浙江小百花越劇院









除各類榮譽的頒發外,參與展演的選手代表也為現場觀眾帶來了精彩紛呈的表演。浙江小百花越劇院以一組《青春之歌》展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越劇工作者以始終不停歇的腳步,在經典傳承、男女合演、紅色題材、青春題材等方面的探索,年輕的聲音,也唱響了浙江越劇團、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合併後,昂首闊步踏上新征程的決心。


《巾幗鬚眉》 紹興小百花越劇團










以文武兼長著稱的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則以一段生旦凈丑齊備的文武戲組合,展現了巾幗不讓鬚眉的颯爽英姿,也讓人們感受到了越劇柔美與陽剛的完美融合。


《西湖春早》 杭州越劇院











坐落於西子湖畔的杭州越劇院在此次匯演中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院團青年演員帶來的《西湖春早》,綜合展現了劇院幾近年來出人出戲的成果。


《經典永流傳》 上海越劇藝術傳習所






(《經典永流傳》)

誕生於浙江、發祥於上海的越劇,在上海這座現代都市完成了近代化的轉型,完善了編劇、導演、演員、音樂、舞美的綜合藝術體系。這一次「華麗轉型」,不僅對於越劇,乃至對於兄弟劇種,都具有深遠的借鑑意義。「越美之夜」上,上海越劇藝術傳習所的青年演員代表以一段越劇「四大經典」《紅樓夢》《梁祝》《西廂記》《祥林嫂》聯唱《經典永流傳》致敬經典、致敬大師。


戚派經典聯唱《聲入人心》



主持人採訪93歲高齡的芳華越劇團丑角演員高菊英






流派聯唱《十八相送》


除此之外,戚派聯唱《聲入人心》展現了越劇藝術誕生於民間、從人民中不斷吸收豐厚養料的特色;由五大院團、院校攜手展示的流派聯唱《十八相送》則展現了越劇流派紛呈的特色與越劇界合作團結的優良傳統。福建芳華越劇團尹派傳人王君安及參加匯演演員代表的真情講述《尹韻流芳》,共同紀念尹桂芳大師誕辰100周年、芳華入閩60周年。第一代芳華人高菊英祖孫三代不忘初心、堅守舞台的故事,更引來現場熱烈掌聲。


《我和我的祖國》

晚會在全場演員與觀眾共同唱響的《我和我的祖國》中落幕。年輕一代傳統藝術的傳承者,用不變的初心與永遠的奮鬥,傳承、傳播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也用最美的聲音,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祝福美麗中國,越來越好。


金藝獎

越秀組:張亞洲、溫珊珊、陳麗君、張菊秀、王煒佳、李雲霄、劉麗英、王靜、吳瓊、徐婷

新蕾組:陳蒙爾、管雨爽、潘錫丹、徐虹、韓夢莎、黃佳楠、項李亞、趙心瑜、范瑩、王玥、王婉娜、張楊凱男、俞果、孫琴菲、董心心、王肖龍

佳藝獎

越秀組:梁鈺、金佳妮、潘凱成、張露霞、史燕彬、陳麗、周莉、朱健健、金玉皎、陳海峰、潘巧巧、陳欄芳、謝小、邵曉霞

新蕾組:徐未、楊韻兒、馮軍、錢世穎、史瀟燁、楊艷欣、呂馨溶、黃悅、裘賽琳、印晶瑩、孫寧寧、陳波、竹夢瑩、黃一棟、趙燁、闕偉偉、張慧紅、鄭蒙蒙、俞艾麗、姚磊、潘越蘭、胡亦淇

人氣之星

王煒佳 史瀟燁

優秀組織獎

福建省芳華越劇團、溫州市越劇演藝中心、嵊州越劇藝術學校、嵊州市越劇藝術保護傳承中心、紹興小百花越劇團、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浙江越劇團、紹興市上虞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南通藝術劇院、紹興藝術學院、南京市越劇團有限公司、諸暨市文化藝術中心、桐廬縣越劇傳習中心、寧波市鄞州越劇團、寧海縣平調藝術傳承中心(越劇團)、寧波市小百花越劇團有限公司、舟山市藝術劇院、餘姚市姚劇保護傳承中心(越劇團)、杭州市餘杭小百花越劇藝術中心、富陽越劇藝術傳習院、浙江音樂學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浙江小百花越劇院小百花越劇團、杭州越劇院、上海越劇藝術傳習所

攝影:金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