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宣部版權管理局發文正式授予綿陽市「全國版權示範城市」稱號,成為全國第十二個、四川省第二個獲此稱號的城市。
自2017年11月獲批創建全國版權示範城市以來,我市按照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倡導文化創新,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總要求,全面推進版權工作理念創新、內容創新、方法創新,嚴格版權保護,促進創新發展,版權創作、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能力顯著提高。
我市堅持將版權融入產業發展的各個層次,各個領域,從創作源頭抓起,讓版權像音符一樣,在各行各業活躍跳動起來。近年來,我市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力度,通過積極推動文創名牌參加各類展博推廣活動,加大媒體宣傳力度,創新手段方法,讓版權產品走出去,並成功引進中華版權保護工作站,建立了完善的版權保護體系,讓侵權盜版行為無處可躲。同時,不斷優化版權生態環境,嚴厲打擊各類侵權盜版行為,查辦版權行政案件23件、刑事案件1件。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成果持續鞏固,累計採購安裝正版軟體44956套;企事業單位軟體正版化深入推進,成效明顯。
撥動時光軸,2013年,我市版權登記數量僅限於文學、攝影、設計等領域,年登記數量不足百餘件,到現在涵蓋文字、攝影、影視、音樂、動漫設計等十幾種門類,年登記量突破8000多件,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重突破。成績的背後是我市大力優化版權市場服務,圍繞打造「6+N」版權服務項目,加強中國科技城智慧財產權服務公共平台建設,著力打造「一站式」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平台。
近年來,全市每年拿出近500萬元的專項資金,專門扶持和培育一批文創企業發展,讓文創企業孵育壯大,實現自我造血功能,並積極鼓勵匯德軒羌族文創、文昌祖庭年畫、琪奇動漫為代表的文創企業以及長虹、九洲科瑞等為代表的科技企業加快版權產業發展,讓版權為企業發展帶來切實的經濟效益。(郭若雪 綿陽日報)